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间三伏暑,海内一薰风。
独咏微凉句,公权似不公。
这首诗以夏日炎炎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吟咏诗句时的微妙感受。首句“人间三伏暑”直接点明了夏日的酷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炎热难耐的环境中。接着,“海内一薰风”则巧妙地转折,暗示在广袤的天地间,或许还有一丝清凉之风,为读者带来一丝希望和安慰。
“独咏微凉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微妙的感受。诗人独自吟诵着带有微凉意味的诗句,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里的“微凉”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清凉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公权似不公”,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与偏私的思考。在这样的酷暑之下,诗人或许在反思社会的不公,或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这句诗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隐喻,也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夏日的炎热与内心的微凉对比,以及对公正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广厦千万閒,吾庐弊独寒。
犹将折弦琴,欲和薰风弹。
冬之日何速,夏之日何迟。
山中无历日,迟速两不知。
令乎日之夕,政乎日之朝。
一尊待君子,风雨会良宵。
展尽舒长景,销残片段云。
区区负暄子,炙背不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