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卿士辱多垒,天王愤蒙尘。

御戎要虓将,谋国须隽臣。

百战取封侯,未必亡其身。

怀奸废忠义,胡颜以为人。

吁嗟世道衰,大僇加搢绅。

平居事奔竞,梁汴分云屯。

一旦国步艰,四迸如星繁。

辅相已择栖,守令仍踰藩。

冠盖陆西窜,舳舻水南奔。

鄙夫用慨然,策马趋修门。

勤王羞尺柄,悟主期片言。

时来倘云龙,峨冠拜临轩。

逶迤上玉除,造膝伸元元。

措世于泰宁,归来守丘樊。

形式: 古风

翻译

朝廷官员受尽屈辱,君王因战乱满面尘埃。
治理国家需要勇猛的将领和有智谋的大臣。
即使多次战斗获取封赏,也不一定保全自身。
心怀不轨之人废弃忠诚,有何面目为人。
感叹世道衰落,权贵们遭受重罚。
平时人们忙于争权夺利,如同梁汴两地聚集乌云。
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四方动荡如同繁星点点。
辅佐大臣纷纷逃离,地方官员超越权限。
达官显贵陆路逃往西方,船只南下逃避。
我这个鄙陋之人深感忧虑,策马直奔京城。
为王事感到羞愧,期待能以一言启发君主。
时机若到,如同云龙际会,我将穿戴整齐拜见君王。
登上殿堂,向君王陈述黎民疾苦。
让天下安定,然后回归田园生活。

注释

卿士:朝廷官员。
辱多垒:受尽屈辱。
天王:君王。
愤蒙尘:满面尘埃,形容战乱。
虓将:勇猛将领。
隽臣:有智谋的大臣。
封侯:获取封赏。
亡其身:保全自身。
怀奸:心怀不轨。
废忠义:废弃忠诚。
世道衰:世道衰落。
大僇:重罚。
奔竞:争权夺利。
梁汴:地名,比喻权贵。
国步艰:国家陷入困境。
四迸:四方动荡。
辅相:辅佐大臣。
守令:地方官员。
踰藩:超越权限。
冠盖:达官显贵。
陆西窜:陆路逃亡。
舳舻:船只。
鄙夫:鄙陋之人。
修门:京城。
勤王:为王事效力。
尺柄:微小权力。
片言:一言。
云龙:比喻际遇。
峨冠:穿戴整齐。
临轩:拜见君王。
玉除:宫殿台阶。
元元:百姓。
措世:治理天下。
泰宁:安定。
丘樊:田园。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时》,是宋代宗泽所作。诗人以历史为鉴,感叹时局动荡,国家面临危难。他批评当权者在平时忙于争权夺利,战时则纷纷逃离职责,导致国家步履维艰。宗泽表达了自己对忠诚和正义的坚守,以及对恢复国家安宁的渴望。他希望能有机会为君王出谋划策,甚至不惜放弃个人荣华,只求能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体现了宗泽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35)

宗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 字:汝霖
  • 籍贯: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

相关古诗词

题独乐园

范公之乐后天下,维师温公乃独乐。

二老致意出处间,殊涂同归两不恶。

鄙夫杖藜访公隐,步无石砌登无阁。

堂卑不受有美夺,地僻宁遭景华拓。

始知前辈稽古力,晏子萧何非妄作。

细读隶碑增慷慨,端正似之甘再拜。

种药作畦医国手,浇花成林膏泽大。

见山台上飞嵩高,高山仰止如公在。

形式: 古风

赠鸡山陈七四秀才

渥洼生骏驹,丹山生凤雏。

家有宁馨子,庆自积善馀。

粹然秀眉宇,莹彻真璠玙。

高声诵论语,健腕学大书。

头头欲第一,气已淩空虚。

想其顾复意,何止掌上珠。

更期速腾达,尔祖立以须。

形式: 古风

卢行者偈

休问东西南北,莫说之乎者也。

直饶神秀文□,不似老卢行者。

形式: 偈颂 押[马]韵

旧作感怀

关中黄壤黑壤,大是邦家利源。

古者亩收十一,谁兴岁取十千。

不用府无虚月,藏之斯民裕然。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