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屿木盘木船泥碗歌

木盘三尺谁所斲,其制不雕复不琢。

老髯好事作盘铭,铭字中央周四角。

刳木为舟长尺咫,黑白二文皆两已。

土簋土型分始见,混沌胚胎拙无比。

老髯摩挲向予语,南溟之南番所处。

火烧屿与红头屿,有如东西列两序。

火烧屿有汉人至,舶来或载漳泉器。

红屿诸夷但闭关,汉人不入昆明地。

葡萄酒,淡芭菰。大瀛人,以为娱,口腹同嗜彼独无。

干戈揖让何多事,结绳制字胡为乎。

寄译象鞮皆不用,指天扪腹声呜呜。

我闻有虞制器始用漆,日本漆师称第一。

舟楫之用济不通,火轮奇妙逾神工。

汝定哥窑纷制作,洋瓷缕采黄金错。

金车玉辂本椎轮,茹毛得饱思猩唇。

玉杯象箸莫太息,却怪先为火化人。

髯乎莫笑红屿器朴拙,太朴不完生诡谲。

弧矢收威震炮车,九州四海皆流血。

何如民物尚得古人意,规矩高曾良不啻。

反本复始当有时,愿君宝此勿轻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梁成楠创作,名为《红头屿木盘木船泥碗歌》,通过描述红头屿上的木盘和木船,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与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独特见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中首先描绘了木盘的制作工艺,强调其朴素自然,未经过雕琢装饰,体现了原始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老髯”这一形象,引入了红头屿的故事,讲述了该地与南溟(南海)的联系,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隔阂。通过对比红头屿与其他地方的器物,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明多样性的欣赏,并对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反思。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文明进步与传统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出“反本复始”的理念,即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应忘记和忽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并传承这些古老的智慧和技艺,避免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失去与根源的联系。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科技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呼吁。

收录诗词(73)

梁成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柳

不折章台柳,丝丝望转迷。

晓烟芳草路,流水落花溪。

青眼公看喜,蛮腰女舞低。

枝轻难受露,絮薄未沾泥。

夫婿无侯相,公孙有字题。

服章占李相,眉妩斗张妻。

白马双骖别,黄鹂两个啼。

春云人渭北,朝雨客关西。

丽映桃千树,寒依菜一畦。

祇应怜弱植,谁种向金闺。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春雨书怀寄草场君(其一)

谁似先生兴不休,雨中独往剑潭游。

荷兰人启争棋局,艋舺蕃疑采宝舟。

有志能延明日月,无功谁著晋阳秋。

思今吊古情何极,点滴声声更益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雨书怀寄草场君(其二)

苏鲁躬耕念昔年,细烟疏雨叱乌犍。

参军幕职开蛮府,使者官衔署稻田。

春树低迷无故旧,沧桑阅历即神仙。

兼旬霢霂兴农事,愿就邦君再受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雨书怀寄草场君(其三)

滑滑泥深屐齿拖,偶从巡抚旧庭过。

燕归陌上无相识,鹤语辽东可奈何。

故国伤心生黍麦,新亭举目异山河。

闭门独听潇潇雨,门外凄清雀可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