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沈二首(其一)

万紫千红总是春,何须饶舌问东君。

哑人得梦向谁说,竖起空拳指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蒋清谷的《示沈二首(其一)》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一幅充满寓意的画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开篇即以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象征着生命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百花齐放,展现出大自然的无限活力。这句诗不仅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更蕴含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

“何须饶舌问东君”,紧接着一句,诗人似乎在对某种寻求答案的行为提出质疑。这里的“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象征着春天的主宰。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直接询问自然规律或生命意义的不屑,暗示了自然界自有其运行法则,无需人为干预或过度解释。

“哑人得梦向谁说”,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外界沟通的困境联系起来。哑人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梦境,象征着人类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和思想难以被外界理解。这不仅是对个体孤独感的描绘,也是对沟通障碍的一种隐喻。

“竖起空拳指白云”,最后两句以动作结束全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通过“竖起空拳”这一动作,诗人仿佛在向天空中的白云发出挑战或呼唤,既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也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释放。白云在这里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宇宙和自由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超越物质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生命、自然、沟通以及精神自由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2)

蒋清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沈二首(其二)

不偏不倚立于中,不著西边不著东。

超出东西南北外,一毫头上钓苍龙。

形式: 七言绝句

题墨竹

老节逢春欲破空,草堂斜挂翠梢风。

山僧一段萧疏意,食肉人休到此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萧翼赚兰亭图

笑谈相对各欢颜,那信兰亭去不还。

千古昭陵遗憾在,忍将真本落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王尚书宗礼转运还京

白发兰台老郑荣,野人争识旧乘骢。

青冥斧钺来方国,碧海楼船驾巨风。

夜指星枢天直北,晓瞻云气日华东。

趋朝正及端阳候,细葛承恩出汉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