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萧尺木(其二)

扬州难结夏,六月上江船。

烈日蒲帆外,清风野渡边。

波平思学钓,税急悔求田。

只惹妻孥怪,看囊无一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汪楫的《赠别萧尺木(其二)》描绘了一幅夏日乘船出行的画面。首句“扬州难结夏”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季节的不适,可能暗示着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接下来的“六月上江船”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炎热的夏季里,诗人选择逆流而上,显示出决心与勇气。

“烈日蒲帆外,清风野渡边”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酷热与片刻的清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舟行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在炎热的阳光下,诗人站在船头,感受到蒲帆之外的炽热,而在经过野渡时,清风又带来一丝凉意,为旅程增添了几分诗意。

“波平思学钓,税急悔求田”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反思。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他想象自己成为垂钓者,享受闲适生活;然而,由于税费紧迫,他后悔当初选择离开田园,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最后两句“只惹妻孥怪,看囊无一钱”揭示了诗人经济上的困窘,他的家人可能会责怪他的无能,因为他囊中羞涩,无法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这既是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也流露出对家人的愧疚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夏日行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的矛盾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5)

汪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山纪游六百字呈同游施愚山少参高阮怀同学

西山蟠西江,厥惟神仙宅。

窈冥三百里,往往困游屐。

使君发高兴,逝将饱经历。

披悃告大吏,休沐许三夕。

仓皇裹糗糒,折柬到逋客。

维时丁未秋,正近重阳节。

天气忽暄暖,披裘杂絺绤。

同调得三人,无虑喧与寂。

侧闻兵燹余,梵刹尚逾百。

前期杳难穷,惜阴慎所适。

香城山最险,翠岩名尤赫。

两地骋夙怀,循涂更探索。

稍行犹康庄,渐远得局蹐。

游丝常罥面,瘦藤能迸石。

绝巘恣盘纡,缅怀巨灵擘。

逢树竞折枝,危径实轻策。

路回失乡导,草偃寻人迹。

瞬息苦少暇,大水遽塴湱。

波涛满空山,平慎生恍惚。

碓屋结构牢,造化及琐屑。

忽忆穷檐人,赁舂形役役。

辛苦谋一饱,觏此得无戚。

茅茨时复近,牵确转逾窄。

日落山花殷,犹余数峰赤。

逶迤入灵境,殿阁晃金碧。

衲子被长发,原委能具说。

伊昔典午间,云公此卓锡。

寇至惊蒸黎,焚香化雉堞。

至今山中人,大半是所活。

又云前山隅,旧是猛虎穴。

道士张逍遥,以杖逐此物。

其人已羽化,其庐尚突兀。

晨起寻遗踪,排云踏山脊。

巨崖落寒风,飒飒荡精魄。

石笋垂丹梯,古洞立积铁。

冬气周四时,灵曜不得烈。

拂壁瞻画像,低徊难遽别。

暮经洪崖井,巉岩正飞雪。

只疑奔湍间,仙驭同出没。

溯流寻高源,嵯岈生荡激。

一石尤倔强,临水自挺拔。

虚声遍岩谷,此辈耻同列。

阐幽赖使君,锡名补其阙。

恨无磨崖力,排空立高碣。钟鸣翠岩寺,倚杖尽蹩?。

朅来丁西霞,岭上传丹诀。

仆夫急长生,贾勇待明发。

未见颜色好,已忘筋力劣。

跂足尽重茧,飙举争健鹘。

山果不知名,披荆竞相掇。

陟险凡几盘,所遘殊朴讷。

危坐无多言,亦足涤烦热。

偃蹇下山径,乱云相抵突。

霏霏出烟雾,未雨道先滑。

苍茫翠微里,何从辨虹霓。

嗟余误尘网,毵毵见白发。

丈夫不得志,此身等蠓蠛。

神仙吾所慕,忧来不可辍。

山水且徜佯,胜游顿提挈。

载笔陈此诗,聊以志岁月。

形式: 古风

揭子宣过访

奇人曰揭暄,健翮耻飞翻。

斫地把三尺,写天能万言。

好风吹草屩,细雨到柴门。

高论知何极,相倾只酒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张振九之永嘉司马任

雁荡山头瀑绝奇,药公常为我言之。

半天岂止五千仞,空谷无非风雨时。

司马能书擘窠字,停骖应勒纪游诗。

永嘉烽火于今少,王谢风流万古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画

十月山寒木叶稀,霜华未散古苔肥。

药房深闭客何处,卧听空江老雁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