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题红藕庄词,用锡鬯韵,时予将之皖

吟管风流,问芳草连天,六朝谁又。

笛村棋墅,犹剩千条丝柳。

是多少、绿意红情,向疏花冷叶,团扇书就。

重帘残烛,留付翠鬟歌袖。

城头乱山可数,奈西园欲别,东阳曾瘦。

乍惊荷钱几点,青梅如豆。算从兹、短亭分手。

便输尔、莺边载酒。眉子小砚,更墨洒、江南烟岫。

形式: 词牌: 三部乐

鉴赏

这首清代沈皞日的《三部乐·题红藕庄词》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词作。开篇以“吟管风流”起兴,描绘了昔日六朝繁华之地,如今芳草连天,人事已非,暗示了时光流转与历史沧桑。接着,“笛村棋墅”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生活,而“千条丝柳”则寓意着绵长的情感和回忆。

词人感叹眼前疏花冷叶的景象,如同团扇上的画,记录着往昔的欢愉与温情。在重帘后的残烛下,翠鬟歌袖映照出离别的凄凉,增添了别离的伤感氛围。接下来,词人通过“城头乱山”和“西园欲别”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无奈,以及对过去在东阳那段消瘦时光的怀念。

“乍惊荷钱几点,青梅如豆”描绘了初夏的景色,也寓言了生活的短暂和离别的突然。词人感慨于与红藕庄的短亭分别,仿佛输给了那些在莺花旁饮酒的欢乐时光。最后,他以“眉子小砚,更墨洒、江南烟岫”收尾,借小砚和江南烟雨的意象,寄寓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离别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86)

沈皞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子.锡鬯将行,寄同山夫子

少年时、胸中何等,愿同天子相见。

玉墀珠箔明光里,真有布衣行遍。经别殿。

最好是、红灯视草人归院。紫泥共羡。

但旧巷清和,苔钱榆荚,冷却画梁燕。

钓矶在,莫更江花留恋。迢迢醉里犹远。

草堂收拾征衫去,双饮湖山离宴。杉青畔。

又还向、城南倦圃商春晚。渌波深浅。

趁细草新蒲,仙舟并发,京口晓风便。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庆清朝.赠别黄俞邰,用张玉田韵

柳暗莺帘,雨飞花幔,鹤头催渡桑乾。

墨庄万卷,杖藜何处寻欢。

早见荼蘼压架,画栏已不是春寒。

莫岑寂,看蜀江笺纸,绵竹题残。

忽漫相逢是别,软红尘京洛,古调谁弹。

灯船节近,箫鼓烟月吹还。

隔浦酒人都散,閒云一抹旧钟山。

更须记,曲桥流水,门掩松间。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西河.寄席珍

烽火盛,郁孤愁系孤艇。

故人劝我下轻帆,雪窗痛饮。

别来碧树涨春云,横塘风露吹醒。年时事,谁暗省。

小楼昨岁曾凭。载将歌舞莫愁湖,鲤沉字锦。

敞银屏、深院唤张秾,滴搓词句酥粉。

而今烟柳断浦净。剩离情、庭满花影。

鬓发灯前还认。

看醉乘画舸,依然清兴,莫待丹枫吴江冷。

形式: 词牌: 西河

满庭芳.迟家信不至

野渡莺疏,官亭柳密,春归犹未还家。

碧窗灯暗,半阁冷纹纱。

游倦菱塘人少,正画楼、愁满天涯。

云横断,乡园信杳,江树日初斜。

麦秋风雨夜,客厨齑淡,尝遍王瓜。

况旗青阑赤,歌远樽赊。

望极烟迷水曲,立昏黄、数尽栖鸦。

忧来处,谁能解此,空寄女儿花。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