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富郑公见示正旦四绝

正旦四篇诗,缘忻七十期。

请观唐故事,未放晋公归。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正旦四篇诗,缘忻七十期。
请观唐故事,未放晋公归。

注释

正旦:春节或正月初一。
四篇诗:四首诗篇。
缘忻:因为高兴。
七十期:七十岁的寿辰。
观:观看、了解。
唐故事:唐代的历史故事。
未放:没有释放。
晋公:指晋国的公卿或历史上的人物,这里可能特指某位姓晋的高官。
归:回归、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写给富郑公的一组应答诗,共四首,以庆祝富郑公七十岁的寿辰。"正旦"指的是农历新年第一天,诗中提及的"唐故事"可能是指唐朝的某种习俗或典故,暗示了对富郑公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回顾。"未放晋公归"暗指富郑公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犹健,如同当年未被允许退休的晋公一般,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愿。

诗中没有直接描绘景色或抒发情感,而是通过历史典故和对富郑公的赞誉,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敬意。整体风格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特色,即寓哲理于日常之事,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策杖吟

策杖南园或北园,春来尤足慰衰年。

初晴天气上元后,乍暖风光寒食前。

池岸微微装嫩草,林梢薄薄罩轻烟。

东君此际情何厚,非象之中正造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落花长吟

以酒战花秾,花秾酒更浓。

花能十日尽,酒未百壶空。

尚喜装衣袂,犹怜坠酒钟。

多情唯粉蝶,薄倖是游蜂。

减却墙头艳,添为径畔红。

飘零深院宇,点缀静帘栊。

又恐随流水,仍忧嫁远风。

水流犹委曲,风远便西东。

狼籍残春后,离披晚照中。

亭台虽有主,轩骑断无踪。

剑去拥妃子,兵来围石崇。

马嵬方恋恋,金谷正匆匆。

曹植辞休切,襄王梦已终。

谬称寻洛浦,浪说数巫峰。

燕诉冤还在,莺传信莫通。

苔钱如可买,柳线自能缝。

怅望尤真宰,凄凉殢化工。

放教成烂漫,不使略从容。

命扫心争忍,言收计遂穷。

异香销骨髓,绝色死英雄。

任诧回天力,饶矜盖世功。

奈何时既往,到了事难重。

开谢形相戾,兴衰理一同。

天机之浅者,未始免忡忡。

形式: 排律

落花吟

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

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

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

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

形式: 七言律诗

芳草短吟

花间水畔绿如茵,兴废曾经汉与秦。

占了山川无限地,愁伤今古几何人。

严霜杀尽还逢雨,野火烧残又遇春。

不那路傍多此物,农家长是费耕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