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题为《寄潘子安》。诗中描绘了潘子安的个性与生活状态,展现出其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的形象。
首句“潘郎豪且逸”,开篇即点出潘子安的个性特征——豪迈而洒脱。接着,“佐郡上瞿塘”一句,通过地点的转换,暗示了潘子安的官场经历,可能曾任职于瞿塘地区,展现了他从政的一面。
“纵酒宦情薄,耽诗野兴狂”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潘子安的生活态度。他放纵于酒宴之中,对仕途似乎并不热衷;而对诗歌的热爱,则使他在自然中找到了无尽的灵感,表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个性。
“才名虽藉甚,家业已荒凉”则揭示了潘子安人生的另一面。尽管他才华出众,名声显赫,但家境却已破败不堪,这反映了他生活的另一面——或许是因为追求艺术与自由,而忽略了物质生活的积累。
最后,“闻说乔公女,鸳鸯锁洞房”以一个典故收尾,借喻潘子安的婚姻生活。乔公女的故事,通常象征着美满的婚姻,此处却以“鸳鸯锁洞房”暗示,可能是暗指潘子安的婚姻生活并非如人意,或是与理想中的幸福有所偏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潘子安复杂多面的人生形象,既有才华横溢的光辉,也有生活落魄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