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三)

倚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

龙车乌鹊桥。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

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倚在高楼上的少女正在做针线活。
秋夜微光照亮如蛛丝般的细雨。
今夜是哪一夜呢?

注释

倚楼:靠着楼窗。
小小:形容女子娇小。
穿针女:做针线活的女子。
秋光:秋天的月光或灯光。
点点:星星点点。
蛛丝雨:比喻细小如蛛丝的雨滴。
今夕:今晚。
何宵:哪一夜。
龙车:古代帝王乘坐的华丽车辆,这里比喻天帝的使者。
乌鹊桥:传说中银河边上的鹊桥,象征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
经年:多年。
谋一笑:期待一次欢聚。
岂解:怎能理解。
令人巧:让人感到巧妙或神奇。
不用问:不必询问。
如何:怎么样。
人间巧更多:人间的巧妙技艺更多。

鉴赏

这首《菩萨蛮·其三》是宋代词人赵长卿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闺中女子的生活画面。"倚楼小小穿针女",形象地刻画出女子独自在月光下刺绣的场景,"秋光点点蛛丝雨"则以比喻的手法,将秋夜的微雨比作细密的蛛丝,增添了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今夕是何宵"一句,引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暗示了此刻是中秋佳节,银河鹊桥的传说在其中暗寓。"龙车乌鹊桥"借用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典故,表达女子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期待。

"经年谋一笑"表达了女子对与心上人相见的期盼,即使等待多年,只为那一刹那的欢笑。然而,"岂解令人巧"又暗示了这份情感的不易,巧妙地传达出她内心的苦涩与无奈。

最后两句"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女子明白缘分难求,世间情事千变万化,自己的巧遇或许并非唯一,流露出一种淡然接受命运安排的情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女子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她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爱情的憧憬与现实的清醒认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二)梅

梅花枝上东风软。朝来吹散真香远。雅淡有馀清。

客心和泪倾。美人临别夜。月晃灯初灺。

玉枕小屏山。眉尖曾细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初夏

方池新涨蒲萄绿。晓来雨过花如浴。测测杏园风。

梢头一捻红。危楼愁独倚。一寸心千里。

宿酒尚微醺。懒装堆髻云。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一)赏梅

梅花有意舒香粉。舒香已得先春信。香与露华清。

露浓愁杀人。酒多愁愈重。此意谁能共。

泪湿染衣斑。夜霜金缕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残春

杨花飞尽莺声涩。杜鹃唤得春归急。病酒起来迟。

娇慵懒画眉。宝奁金鸭冷。重唤烧香饼。

著意炼龙涎。纤纤手逴烟。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