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题为《答永国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心悟玄机妙不传”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已经有了一种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是一种内在的感悟。"家虽谷口近平泉"则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他的家位于山谷之中,环境清幽,平静无忧。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两句表明诗人更多的是享受自然山林中的乐趣,而不是去关心和参与世俗的人事纷争。他对尘世的功名利禄等都持一种超脱的态度。
“世事何如难逆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复杂、变化无常的看法。"吾生已矣莫多缠"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有限,不愿再被世俗之事所牵绊。
“未能免俗聊相问”这一句表明诗人虽然有超脱世俗的想法,但仍旧与世间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彼此的情况。"更活耕桑得几年"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活持有一种期待和思考,他希望能够继续过上几年的平凡但充实的农耕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有限和未来生活的思考。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二水城南路,谁人处士家。
不为轩冕累,尽洗市廛华。
庭立竹千个,墙留梅数花。
吾庐归未得,对此重咨嗟。
国有金汤在,邻修玉帛云。
夷侵由废雅,苗格自敷文。
当宁形宵虑,公车以岁闻。
便当从幕府,入校道山芸。
海宇材能盛,风云气类从。
一贤居上介,千里折遐冲。
咨事须孙楚,论诗得正封。
城东未为好,终不似乌龙。
明君切西顾,元帅作中军。
宾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
三鳣存绛帐,一鹗在青云。
磊磊轩天地,诗书有隽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