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其十六)

洞门无钥,剑阁崔嵬。风露高寒,且非人世。

是则是,天上人间知几几。

者僧一问不将来,黄檗通身是泥水。

形式: 偈颂

翻译

山门无需钥匙,剑阁巍峨耸立。清风冷露,此地高寒,仿佛超脱尘世。
即使在人间与天堂之间,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
那个僧人一旦被问及,却不愿透露,全身都是黄檗的污垢和汗水。

注释

洞门:指山门,寺庙的入口。
剑阁:古代中国的一座著名关隘,形容地势险峻。
风露:指自然界的风和露水,形容环境清冷。
天上人间:比喻极高的境界或理想的地方。
者僧:指某个僧人。
黄檗: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比喻僧人的苦修生活。
泥水:比喻僧人的辛勤劳动或修行中的艰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超凡的场景,洞门无需钥匙,暗示着隐秘与超脱世俗的气息。剑阁高耸,象征着险峻与难以逾越,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那里的环境清冷而高洁,如同天宫人间的分界线。诗人强调了这个地方的非凡性质,认为它并非寻常人世间所能触及。

"是则是,天上人间知几几"进一步表达了这种超然的境界,意在说真正了解并能体验此境的人寥寥无几。接下来,诗人以僧侣为例,指出即使是最有智慧的僧人也无法轻易理解或进入这个境地,因为他们的问题无法触及其核心,就像黄檗(一种苦涩的植物)全身都是泥水,难以触及其本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洞门、剑阁和风露高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意境,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超越尘世的理解层次。

收录诗词(50)

释普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四)

毒攻毒,楔出楔。老曹山,不识别。

那里是者僧吃酒处。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三)

故人方外来,相见便相悉。

倒指三十年,道义同一日。铁壁银山,十分狼藉。

直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西河师子在汾州。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二)

近之不逊,远之则怨。无义无情,可贵可贱。

一年一度雪深冤,毕竟无人是的传。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一)

归来出去,迦叶贫,阿难富。

出去归来,南天台,北五台。目前包裹,满面尘埃。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