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倪道士故居的荒凉与寂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历史的痕迹,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物的感慨。首句“寂寞云君箓”以“寂寞”二字开篇,直接点出故居的荒凉景象,仿佛云中的仙人箓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暗示了主人的离去。接着“摧残凤女台”进一步描绘了故居的破败,如同凤凰的居所也被岁月侵蚀,不再有昔日的辉煌。
“海田犹有变,洞壑岂无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故居的现状与自然界的永恒变化相对比,暗示了人事的无常和悲哀。接下来,“始学乘牛去,终期化鹤来”则通过典故,表达了对倪道士离世的追忆,以及对其最终化为仙鹤归来的美好祝愿,充满了道家思想的色彩。
最后,“室馀金灶火,千古不成灰”以故居中仅存的金灶火象征着倪道士的精神不灭,即使历经千年,这份精神也不会消逝。整首诗通过对故居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