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其十三)

耳边萧萧还袅袅。风雨同时到。

前村烟花微,远寺钟声杳。可人不来添静悄。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耳边萧萧还袅袅”,诗人以“萧萧”和“袅袅”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了雨声在耳边轻轻回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风雨同时到”,简练地概括了雨势之大,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突然变化,为后续的描写铺垫了背景。

“前村烟花微,远寺钟声杳”,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前村的烟雾缭绕,远处寺庙的钟声渐行渐远,形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上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深远。这里的“微”和“杳”分别形容了烟雾的轻淡和钟声的逐渐消失,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可人不来添静悄”,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似乎连人都难以打破这份静谧,突出了环境的纯粹与和谐。这里的“可人”可以理解为陪伴者或欣赏者,但因未明确指出,更添了几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受这静谧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雨中静谧的自然之美,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江引(其十四)

兰灯摇摇秋夜永。淅沥生清听。

平添烟水深,洗濯苔矶净。朝来吾将乘钓艇。

形式:

清江引(其十五)

风声雨声连四野。萧散篷窗下。

一杯聊自持,万虑无萦挂。长安道中泥没马。

形式:

黄莺儿四首(其一)风

阵阵扫浮埃。汎虞弦,上楚台。

飘飏兰蕙吹罗带,残云捲开。明月送来。

赵家姊妹难禁耐,透人怀。千金无买,宋玉赋应裁。

形式:

黄莺儿四首(其二)花

绰约见婵娟。颤巍巍,百种妍。

慇勤多费东君剪,欲言不言。端详可怜。

含颦凝思如幽怨,看嫣然。

春心无限,偎倚在、晚风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