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景画卷。首句“江色千重碧”,以“千重”形容江水的深邃与广阔,以“碧”字渲染出江水的清澈与生机,展现出一幅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画面。接着,“烟光无限青”一句,通过“烟光”二字,不仅描绘了江面上轻柔的雾气,还赋予了画面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
“数峰横翠黛,一径入层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翠黛般的山峰横卧于江面之上,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那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则引领着读者深入这层层叠叠的山林之中,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和神秘的气息。
“倚市柳为幄,迎人花自馨”则将视线从远处拉回近处,描绘了一幅市井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倚靠在市集边的柳树如同绿色的帷幕,而迎风绽放的花朵则散发着阵阵清香,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生机,又不失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美。
最后,“征帆遥点点,渔唱起沧溟”两句,将视角再次拉远,描绘了江面上的船只与渔民的生活。远处的船只如同点点星辰,点缀在无垠的江面上,而渔民悠扬的歌声则在广阔的海面上回荡,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景的壮丽、自然的和谐、市井的繁华以及生活的诗意融为一体,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美好追求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