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时彻的《武陵庄杂咏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居图景。首句“河水何弥弥”以河水的流淌声起兴,形象地展现了流水潺潺的动态美;“白石何齿齿”则通过比喻,形容水边白石的纹理清晰可见,如同牙齿般排列有序。
接下来的诗句“诛茅以为宫,闲旷绝闾里”描述了简朴的茅屋建筑,远离尘世喧嚣,显得格外清静。“鸡犬不复闻,渔樵时至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宁静,连鸡犬之声也难得一闻,只有偶尔的渔夫和樵夫才会造访。
“碧巘插云端,银河投涧底”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山峰直入云霄,银河倒映在涧底,增添了神秘与壮丽的自然景观。“苔生阶布绣,花发户施绮”则细致描绘了阶前青苔如锦绣,门户处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况有虫鸟鸣,仿佛谐宫徵”以虫鸟的鸣叫声作结,这些自然的声音仿佛与宫商角徵羽的音乐和谐共鸣,更显出山居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