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一)

平生竹隐翁,胸次着千古。

挥毫剧翻澜,碑版照秦楚。

十年屈僚佐,留使望天府。

今年道山颠,士论乃深许。

歌词荐清庙,盛典更藻斧。

忽持南阳节,声动汉江浦。

清班寄麟台,雄职暂符虎。

遥知佳政传,召杜安足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赵承之秘监的才华与品德。开篇以“平生竹隐翁,胸次着千古”起笔,将赵承之比作竹隐翁,意指他内心高洁,胸中藏有千古之才。接着,“挥毫剧翻澜,碑版照秦楚”,描绘了赵承之文采飞扬,笔下作品如同波澜壮阔,光照古今。随后,“十年屈僚佐,留使望天府”,赞扬他在官场上的卓越表现,虽历经十年,却始终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期待。

“今年道山颠,士论乃深许”则点明赵承之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他的言论被广泛认可。接下来,“歌词荐清庙,盛典更藻斧”,表明赵承之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参与了重要的仪式活动,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最后,“忽持南阳节,声动汉江浦”,描述赵承之被委以重任,其影响力遍及汉江流域。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绘,高度赞扬了赵承之的多方面才能和高尚品格,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二)

往者南阳耕,相望鹿门翁。

时来拜床下,鸡黍相与同。

安知田舍中,离凤友伏龙。

我疑两州间,地美物亦丰。

故应钓游处,清泉荫高松。

人英何代无,傥有前贤风。

弓旌恐难致,羔雁或可通。

形式: 古风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三)

潭潭内史府,侃侃东西录。

当年得一士,众视惊刮目。

何殊致洪造,初不羡博育。

林侯忽东归,怀宝媚幽独。

赵侯小腾骞,文采冠群玉。

要之进退间,了不异兰菊。

因公怀若人,皎皎叹空谷。

形式: 古风

和酬梅悦之大夫泽送行古句

读书何如事耕种,唇腐头童得饥冻。

半生塌翼堕江湖,仰视群飞困嘲弄。

闭门诵说不知悔,时以圣贤资折中。

饥来驱我向京华,为米折腰随所用。

一官此固初不恶,浪以讨论辞冗从。

梅公据鞍殊矍铄,满腹精神比钱凤。

新诗借我快笔端,省向江南赋云梦。

向来高门迩衡陋,杖履时来窥牖瓮。

今公三径为谁开,顾我五穷那易送。

会当投檄复言归,时访祇园谈不共。

形式: 古风

和同会舍千叶绯桃

飞花动江光,风力两相怯。

扁舟老参谋,觅句时拄颊。

连昌出墙枝,晞日香江挹。

深宫夹修篁,岁久森翠叶。

至今丹青妙,华宇张九叠。

谁移此繁英,密荫如栽接。

因依肖蜾裸,变幻胥蝴蝶。

忽如剪绯㠾,又似翻锦箧。

殷唇注猩血,细蕊轻蚊睫。

争春虽云晚,斗丽固当捷。

冰实傥可分,仙梯不难蹑。

赓诗憎怪烦,我意终未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