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送吴侍书省墓》。诗中描绘了友人吴侍书在得到天恩后请求归家,准备省墓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亲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首句“三年染翰值仙闱”,描述了吴侍书在宫中为官三年,期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恩赐。接着,“新沐天恩请告归”一句,写出了吴侍书在得到天恩后,向朝廷请假,准备回家省墓的情景。这种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情感。
“但使丘原仍似昔,谁论松菊稍云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吴侍书归乡后,希望家乡的山丘、原野依然如旧,松树和菊花也能继续生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朝衣入里人应羡,白首荣亲古尚稀。”这两句诗赞美了吴侍书能够衣锦还乡,让家乡的人们羡慕不已,同时也感叹在古代,能做到让父母晚年享受荣华富贵的人并不多见。这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推崇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最后,“相送不须生别思,春风佳会在金扉。”诗人安慰友人,离别不必过于悲伤,因为春天的美好时光和相聚的机会就在前方。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宽慰,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友情、亲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家庭和社会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