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沈叔晦墓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百年知己泪,洒泪欲何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坟上的草已经这么茂盛,我还能向谁诉说九泉之下的思念。
如此宏大的家业,哪里还能找到像他那样的人,他的威严形象依然留存。
夕阳西下,松林中的风声格外悠远,天空清澈,霜气却带着暖意。
为了一生的知己,我流下了眼泪,此刻又能说什么呢?

注释

宿草:坟上的草。
遂:于是,已经。
九原:指墓地。
堂堂:宏大。
凛凛:威严的样子。
迥:遥远,特别。
霜气暄:霜气带着暖意。
知己:亲密的朋友。
洒泪:流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哭沈叔晦墓》,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凉的情感。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这两句用宿草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面对故人墓地时的无尽哀思和孤独感。"宿草"象征着岁月的长久,而"九原"则是古代对遥远荒凉之地的称呼,暗示着故人已去,自己剩下一人在茫茫人世间。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这里诗人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珍视之情。"堂堂"形容墓地的庄严肃穆,而"凛凛"则指秋天的寒风或霜冻,这两句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即便是在萧瑟的秋日,也要保持对故人墓地的尊重和记忆。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这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通过自然环境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日落松风迥"形容黄昏时分,松林中的风声悠长而哀伤,而"天清霜气暄"则是对夜晚晴朗天空中微弱霜气的描写,这些景象都烘托出一种萧瑟而又宁静的氛围。

“百年知己泪,洒泪欲何言。”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和哀痛。"百年知己"指的是长久的友谊,而"洒泪欲何言"则是诗人在面对故人墓地时,悲伤到极点,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通过泪水来寄托哀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婉约和深沉。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别袁和叔

风帆晓影动行装,月淡芙蕖浦溆香。

正想双亲开色笑,不须千里叹凄凉。

随行书卷生涯在,省事官曹气味长。

便为君山问今古,一樽清啸满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其一)

扁舟祖饯出西陵,千里经行小作程。

樽俎笑谈多雅故,江湖霜日久晴明。

只今斗室寒厅夜,任听回风急雪声。

天报双亲占后福,绝交何畏孔方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其三)

风饕雪虐苦侵陵,已免寒舟问水程。

苇屋虚檐交夜气,边城疏鼓逗天明。

囊空尚可充饥色,官冷何妨远市声。

且办新篘供一笑,竹君清绝对梅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恭和家大人鬻田训子诗韵

凶年满目灶无烟,籴贵家贫且鬻田。

虽暂忧饥茅屋下,终期射策玉墀前。

文辞华实宜撑腹,际运穷通一任天。

有志会须能卒事,岂令久困握空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