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贵州城的独特风貌与社会状况。首句“亦是一都会”点明贵州城虽为都会,但规模并不宏大,与繁华大都市形成对比。接着“人烟不万家”进一步强调其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展现出一种宁静与朴素的生活状态。
“声音蛮语杂”一句描绘了当地语言的多样性,反映出多民族聚居的特点。“风俗鬼祠华”则通过“华”字,形象地展示了当地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华丽,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兵饷资荆蜀,夷犹贡马茶”两句揭示了贵州城在经济上的依赖性,它主要依靠邻近的荆蜀地区提供兵饷,同时向朝廷进贡马匹和茶叶,显示了其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特定角色。
“群才自经略,过客莫深嗟”表达了对当地人才治理能力的认可,并劝慰过路的旅人不必过分感慨其现状,暗示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贵州城的社会风貌、文化特色以及经济地位,既描绘了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也反映了作者对当地人民智慧与努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