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爱吟草(其一)

挽粟飞刍不顾身,从知报国重儒臣。

烟寒昔岭成千古,更有殊恩及后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诚的儒臣,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安危,展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怀。"挽粟飞刍不顾身",生动地刻画了这位官员在困难时期,亲自督运粮食和草料,不畏艰险,一心为国为民的形象。"从知报国重儒臣",强调了朝廷对儒臣的重视与信任,表明了国家对于忠诚与智慧的高度评价。

"烟寒昔岭成千古",通过描绘昔日岭上烟寒的景象,寄托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暗示了这位儒臣的功绩将被铭记于史册,成为千古佳话。"更有殊恩及后人",表达了对这位儒臣不仅在生前得到朝廷的特殊恩赐,其精神与影响还将惠及后世的肯定,体现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忠诚儒臣事迹的赞美,弘扬了为国奉献、忠贞不渝的精神,同时也歌颂了清王朝对于人才的尊重与奖掖,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情感。

收录诗词(4)

孟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题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爱吟草(其二)

岂惟鸿业在文章,大节昭然纪太常。

我是蜀人知最悉,至今立像仿桐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奉题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爱吟草(其三)

华表遥遥鹤有灵,忠魂常绕浣花亭。

十年几度祠前过,廿六人同重汗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奉题恩赠中宪大夫前崇庆州牧常理斋爱吟草(其四)

芳名久已入昭忠,血食千年俎豆崇。

职忝奉常襄祀列,每从酾酒挹馀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书崇庆州牧赠中宪大夫常公殉节录后

留都钟杰士,蜀地表纯忠。

剑水声如咽,闾山望益崇。

荆荣双树紫,杏掇一枝红。

才合登薇省,名偏阻蕊宫。

选人来北阙,作令赴西充。

地辟民犹古,官清狱自空。

珍曾辞蒟酱,酒不醉郫筒。

圣庙榱题焕,书生既禀丰。

人方依众母,檄忽奉元戎。

叱驭驰驱急,从军意气雄。

唱筹能给饷,磨盾待书功。

逆竖俄中变,降蛮竟内讧。

起刀犹奕奕,致命岂匆匆。

舌与常山似,拳还卞令同。

裹尸虚马革,埋骨委蚕丛。

荫子天恩渥,升阶恤典隆。

碑留绵竹郡,祠傍浣花翁。

国史标名氏,良朋感始终。

遗诗传丽藻,实录纪英风。

毅魄千秋在,无须怅数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