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和子衡九日韵》由明代诗人李学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首句“把镜霜毛几种侵”,以镜子为引,霜毛暗喻岁月的痕迹,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在人身上留下的印记,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佳期怪底负登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未能把握的遗憾,佳期本应是欢聚畅游之时,却因种种原因而错过,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也知病酒能颓玉,只恐寒花易落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病酒”比作消磨人的精神与意志,“寒花易落金”则暗示美好事物的易逝与脆弱,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思考。
“杜甫多情怜岁月,陶潜得趣恋山林”引用杜甫与陶渊明两位古代诗人的典故,前者以多情著称,后者以热爱自然、追求心灵自由闻名,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生活态度的向往与共鸣,同时也反思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难以寻得的宁静与自我。
最后,“明朝抖擞精神起,篱下同君较浅深”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诗人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与友人一同探索人生的深浅,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乐观。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情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