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

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

去年江上行役,常动故乡愁。

容与碧云亭畔,极目江山千里,隐隐是西州。

日暮天容敛,鸥雁下汀洲。回故棹,寻旧里,解客裘。

功名前定,时到安得为淹留。

幸有青编万轴,且又日长无事,莫恁做闲忧。

花下常携酒,明月好登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沈瀛的《水调歌头·其二》,是一首表达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怀念之情感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岁月流逝、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岁月如奔箭”直接点出了时间飞逝的主题,而“屈指又中秋”则具体化了这份时光易逝之感。接着,“去年江上行役,常动故乡愁”透露了诗人对往昔在江上的经历及其对故土的思念。

第三句“我与碧云亭畔,极目江山千里,隐隐是西州”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站在碧云亭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眺望远方,心中却又浮现出西州的影子。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视野,更透露出其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情感牵绊。

“日暮天容敛,鸥雁下汀洲”描写了黄昏时分,自然景物与动物行为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紧接着,“回故棹,寻旧里,解客裘”表达了诗人回归家园、追寻往昔足迹并卸下旅途劳顿的心情。

“功名前定,时到安得为淹留”则是诗人对待机遇和时间的态度的体现,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而后,“幸有青编万轴,且又日长无事,莫恁做闲忧”则转折为对书籍和悠闲时光的一种庆幸,同时也是一种劝慰自己不要过于烦恼。

最后两句“花下常携酒,明月好登楼”是诗人提倡一种生活态度,即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简单的快乐,不忘记以酒和登高望远来庆祝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情感和哲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其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

金榜初登。绮阁朱楼对娉婷。软红尘、有人相等。

归来寝立功名。油盖拥著一书生。

开宴处、笙歌频奏声。眼前光景。人生如意享欢荣。

得酒娱情。没事汉、清闲人。

任自由、毁誉利害不上心。恣闲吟。

登山玩水且闲行。来主他、风花雪月盟。

相逢道友,握手闲语百事真。得酒忘情。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如梦令

才听笛声三弄。关捩一时都动。

收拾去来休,三脚驴儿相送。珍重。珍重。

归去好生做梦。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行香子(其一)

野叟愚痴。一向昏迷。笑呵呵、前事皆非。

从前业债,今尽拼离。也不能文,不能酒,不能诗。

屏除人事,闭却门儿。于其中、别有儿戏。

几般骨董,衮过年时。待参些禅,弹些曲,学些棋。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其三)

野叟长年。一室萧然。都齐收、万轴牙签。

只留三件,三教都全。时看周易,读庄子,诵楞严。

阙亸会得,万语千言。得鱼儿、了后忘筌。

行行坐坐,相与周旋。待将此意,寻老孔,问金仙。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