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烟

春晴纤霭映斜阳,羃羃偏能覆水乡。

浓似庆云同馥郁,薄如轻素自飞扬。

堤横新柳真成画,楼对遥山正好望。

谁见朝元香案上,龙旂交影共腾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晴朗之下的景象,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和谐之美。诗人以“春晴纤霭映斜阳”开篇,将春日的阳光与轻柔的雾气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感。接着,“羃羃偏能覆水乡”一句,通过“羃羃”这一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雾气弥漫于水乡的情景,既展现了雾的轻盈与广阔,又暗示了水乡的静谧与神秘。

“浓似庆云同馥郁,薄如轻素自飞扬”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雾气比作庆云(古代象征祥瑞的云彩)和轻素(轻薄的丝织品),不仅突出了雾气的色彩与质感,也赋予了其浓厚的诗意与美感。庆云的馥郁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轻素的飞扬则展现出雾气轻盈飘逸的动态美。

“堤横新柳真成画,楼对遥山正好望”则是对眼前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新柳的翠绿与堤岸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而远处的山峦与楼阁相对,构成了一幅壮丽的风景图。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谁见朝元香案上,龙旂交影共腾骧”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朝元香案上的龙旗交影,既可能象征着某种神圣或庄严的仪式,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意象的转换,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与精神寄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晴朗之下的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暑中书怀

浴殿晨开气象新,虚亭金井辘轳鸣。

阴成杨柳千丝密,凉入襟怀一扇轻。

寒水乍沉朱李熟,薰绡长有好风生。

高楼更称频临望,台笠行歌麦陇青。

形式: 七言律诗

奉和御制闻早蝉

绿树阴阴惬豫游,早蝉清韵远还收。

唤回昼梦和宫漏,引起微凉助麦秋。

禁柳烟中飞乍觉,御沟声里听偏幽。

群生遂性宸章悦,从此人间不识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御制夏中垂钓作

物茂时平日正长,翠华停驭眷方塘。

文竿乍拂圆荷动,赪尾时翻素荇香。

睿赏只应从暇豫,圣恩宁肯间沉翔。

吞舟自是贪芳饵,犹笑成汤一面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书事

长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龙盘气貌灵。

风度乍闻琴曲调,巢高初见鹤仪形。

枝笼陛戟寒生槛,叶带炉烟翠满庭。

涧底山头各生殖,托根争似在青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