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韩氏园有客先归

风日催荷作老香,便将新句责胡床。

重山抱屋临幽爽,四月边湖纳晚凉。

扇景不惊蛙黾坐,槃飧还爱笋蔬长。

佳宾壮论能投俗,归路谁怜鬓雪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风和日头催促荷花散发出老去的香气,我便坐在胡床上构思新的诗句。
重重山峦环绕着房屋,临近清幽宁静,四月的湖边湖面带来傍晚的凉意。
扇子下的景色让青蛙和蟾蜍静坐不动,我更喜欢长大的竹笋和蔬菜作为晚餐。
尊贵的宾客们热烈讨论的话题能迎合大众口味,但回家的路上,又有谁能理解我满头白发的感慨呢。

注释

风日:风和日头。
责:构思,启发。
胡床: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抱屋:环绕房屋。
幽爽:清幽宁静。
边湖:湖边。
槃飧:盛食物的盘子。
笋蔬:竹笋和蔬菜。
壮论:热烈的讨论。
投俗:迎合大众口味。
鬓雪: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自然景象,融合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细腻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风日催荷作老香”,写出初夏时节荷花绽放的情景,荷香与微风和阳光交织,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紧接着“便将新句责胡床”,诗人在这美好环境中寻找灵感,准备创作新的诗篇。

接下来的“重山抱屋临幽爽”,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是一处被重重山峦环抱的幽深之所,这里的“爽”字形容空气清新。随后“四月边湖纳晚凉”,时间推进到傍晚,湖畔依旧保持着清凉宜人的气息。

在这宁静中,“扇景不惊蛙黾坐”,诗人甚至注意到了蛙声,并没有因为这种自然的声音而感到惊扰,而是静享其中。紧接着“槃飧还爱笋蔬长”,诗人对于春天的新生之物——笋和蔬菜等,也持有一份喜爱,感受着生命的延续与成长。

最后两句,“佳宾壮论能投俗,归路谁怜鬓雪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他们之间的高谈可以触及深刻的人生哲理,虽然诗人自己行走于归途,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关切和怀念,尤其是看到头发间白丝如雪,更加唤起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宁静与深度友谊的人生境界。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游新市赵侍郎园

步屧沾泥得望新,霁光飞上杂花明。

渔篷就向池旁入,山翠尽从窗外横。

因想主人持酒兴,直须居士咏诗声。

浮生果解随缘足,适意真强爵与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臞庵

入门黄叶拥危桥,竹里山茶刺乱梢。

钓雪亭修人未坐,浮天阁废鹭应巢。

百年劳役终奚为,一段风流忍独抛。

寄语王家早营葺,他时相对我衡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湖上呈虞仲房

谒客冲泥路有声,笋舆风里转高城。

秋山正要一意看,晓日倍添双目明。

浅泺鸱盘思腐啄,孤汀鹤立念遐征。

世间似我诗多有,莫漫逢人道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湖边夜兴

夜月虽愆约,秋云却荐凉。

桥明缘水净,树近觉风香。

众论轻閒适,幽怀贵老狂。

从今无复病,处处养生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