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怀母氏故居

拈花弄蕊,记绿阴庭院,清幽如许。

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

红豆抛莺,春纨扑蝶,憨做娇儿女。

珠帘晴卷,画堂春暖如雾。

回首易换沧桑,而今重忆,总是伤情处。

月转回廊花影飐,谁在儿家窗户。

春草池边,可娱轩里,问东风谁主。

铜仙多感,露和铅泪如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百字令·怀母氏故居》是清代女诗人范贞仪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母亲故居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拈花弄蕊,记绿阴庭院,清幽如许。”开篇以“拈花弄蕊”描绘出故居中花木扶疏、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绿阴庭院,清幽如许”则点明了故居环境的静谧与雅致,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

“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进一步描写故居的景致,浓密的树荫如同翠绿色的帷幕,映照着黛色的山峰,仿佛是母亲温柔的眉眼,充满了深情与柔美。

“红豆抛莺,春纨扑蝶,憨做娇儿女。”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红豆比作莺鸟,春纨(一种轻薄的丝织品)比作蝴蝶,描绘了故居中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场景,充满了童真与欢乐,同时也流露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珠帘晴卷,画堂春暖如雾。”珠帘在晴朗的天气下轻轻卷起,画堂内春意融融,如同轻雾弥漫,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朦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故居中的温暖与和谐。

“回首易换沧桑,而今重忆,总是伤情处。”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每当回忆起故居,心中总是充满伤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月转回廊花影飐,谁在儿家窗户。”月光洒在回廊上,花影摇曳,仿佛有人在窗户前静静守候,这既是对故居的想象,也是对母亲的思念。月光、花影、窗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春草池边,可娱轩里,问东风谁主。”春草覆盖的池塘边,可娱轩里,东风吹拂,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是谁在主宰这一切?这个问题既是对自然界的赞叹,也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铜仙多感,露和铅泪如注。”最后两句以“铜仙”自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铜仙多感,意味着诗人对故居的怀念之情深沉而复杂;“露和铅泪如注”,则是对泪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怀念故居而产生的悲伤情绪,如同露水和铅液般倾泻而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故居的深深怀念与感慨,以及对时间、生命、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4)

范贞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思量无计留君,临歧竟让君轻去。

别酒未斟,金尊先满,泪珠如雨。

促别匆匆,欲行还止,无言空觑。

纵他年依旧,相逢欢聚,能遣此、愁千缕。

无奈斜阳烟树,送孤帆、最消魂路。

荒村寂寞,寒生四壁,总添凄楚。

雾髻蓬飞,短衣泥溅,翠消眉妩。

任勤劳、井臼亲操,恐自少人怜处。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二郎神.春日怀两姑

雕阑闲倚,垂绣幕、重门幽静。

记玉子频敲,杏钗戏赌,笑看春风鬓影。

踏遍苍苔浑似梦,只掐着、花须思省。

任蝶翅轻盈,莺簧娇脆,总添幽恨。愁凝。

遥天目断,飞琼音信。

怕别绪牵萦,愁丝团绕,惹得香肌瘦损。

燕子多情,画梁幽处,重整旧巢香沁。

望画舸、何日归来,应唤得春风醒。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沁园春.忆春草轩

最忆当年,膝下承欢,春风草堂。

有桃花堤畔,锦霞晴灿;游鱼潭底,翠尾悠扬。

一带疏篱,千层怪石,碧映琉璃水一匡。

尤堪忆,是女为君子,学步书房。

可怜无限思量,忍轻送莺花负艳阳。

记北海尊开,歌珠如垒;东山月上,妆镜浮光。

往事难忘,前因犹在,倚遍庭柯几断肠。

从今后,与登楼王粲,一样思乡。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庶姑冥寿,戚里命优演剧,示诸叔

百感填胸,千端交集,泪眼能晴。

处危崖欹树,谋存完卵;弱弓微缴,强护孤城。

心力俱疲,惊魂几断,为问重泉知未曾。

凭谁报,只孤忠苏武,卧雪餐冰。

笙歌此日閒庭,对烛影炉烟怕不经。

任春娇妙技,翻澜蝶翅;王乔仙谱,脆炙鹅笙。

笑语空喧,欢容莫睹,未若当年菽水承。

歌须止,有中山在座,涕泪横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