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篇

东山有烈士,慷慨独不常。

既惜白日短,复惜玄夜长。

岩栖十馀载,润泽成文章。

囊有百里剑,家散千金装。

登高览埏极,万古何茫茫。

秋风洒毛发,灵曜丽清光。

蚊蚋各有营,溷浊固难当。

不惜肌骨沈,所忧志行伤。

翱翔将何集,惋叹沾衣裳。

尝闻圣人语,固穷有遗方。

削竹蒙铦羽,用之何不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烈士篇》由明代诗人杨承鲲创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的烈士形象。

诗中开篇即以“东山有烈士,慷慨独不常”点出主题,暗示这位烈士虽心怀慷慨之情,却难以保持常态,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接着,“既惜白日短,复惜玄夜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有对白日时光的珍惜,也有对夜晚漫长岁月的无奈。

“岩栖十馀载,润泽成文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烈士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通过长时间的静思与沉淀,最终在内心深处孕育出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如同山间清泉汇聚成溪流,滋养着心灵的土壤,最终结出了智慧的果实。

“囊有百里剑,家散千金装”则进一步展现了烈士内心的坚韧与豪情,他不仅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还具备物质上的丰富,但这些并非为了个人享受,而是为了追求更高远的目标。

“登高览埏极,万古何茫茫”表达了烈士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站在高处俯瞰世界,感受到历史的深远与生命的渺小,这种对比引发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沉反思。

“秋风洒毛发,灵曜丽清光”描绘了烈士面对自然界的景象时内心的平静与光明,即使是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光明。

“蚊蚋各有营,溷浊固难当”通过比喻,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困扰,社会环境的浑浊难以避免,但这也正是考验一个人意志与品格的时候。

“不惜肌骨沈,所忧志行伤”表达了烈士对于肉体与精神的牺牲,以及对保持高尚道德品质的担忧,体现了其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理解。

“翱翔将何集,惋叹沾衣裳”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性的表达,尽管心中有飞翔的渴望,但不知何处是归宿,只能带着惋惜与遗憾。

最后,“尝闻圣人语,固穷有遗方。削竹蒙铦羽,用之何不臧”引用圣人的话,表明烈士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坚守的原则与方法,如同削竹为箭,即便在艰难中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烈士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6)

杨承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纻词

阳春东来归帝乡,繁桃秾李竞相芳。

琼筵璇室五木香,鸦黄鹊黑俨成行。

清尊白纻断人肠,千金为寿万金偿,玳瑁双珠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前溪曲(其一)

花发前溪路,春生旧草荄。

将心逐流水,无处不潆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前溪曲(其二)

家住青溪口,门邻白石郎。

小姑洗手处,艳绝独闻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咏史

平生牧豕处,寂莫空山里。

日落樵采绝,秋风海涛起。

一朝上赤殿,布衣见天子。

四海识齐人,侧目倾朝是。

坐开平津阁,扑满延多士。

悠悠淮南守,狗马谁相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