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峰方丈

森森松竹耸中峰,八面玲珑眼界空。

尽向石根寻马迹,谁人亲见道林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茂密的松竹林立在山峰之中,
四周八方都显得小巧精致,视野开阔。

注释

森森:繁茂的样子。
松竹:松树和竹子。
耸:高耸。
中峰:山峰中央。
八面玲珑:形容事物四面都精巧细致。
眼界:视野。
空:开阔。
尽:全部。
石根:石头的根部。
寻:寻找。
马迹:马蹄印。
道林翁:道林中的老翁,可能指隐士或修行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山中禅寺的景象,以松竹为主题,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宁静。"森森松竹耸中峰"一句,通过"森森"和"耸"两个词,生动地刻画出松竹在山峰间挺拔茂盛的样子,给人以高洁脱俗之感。"八面玲珑眼界空"则形容寺庙四周环境开阔,视野无阻,透出一种空灵的禅意。

诗人进一步引导读者关注自然中的细节,"尽向石根寻马迹",暗示了僧人们可能在寻找过往高僧的足迹,追寻佛法的传承,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一句"谁人亲见道林翁"以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那位名叫道林翁的高僧的想象,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仰和对禅宗精神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借景抒怀,体现了宋代禅宗诗歌的特色,既有山水的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沉的禅学哲理。

收录诗词(151)

释师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教赞

一即三,三即一,者一个,赞不及。

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

形式: 古风

千手眼观音赞

通身是,遍身是,观世音,无尽意。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形式:

干帘席

捲起帘来见天下,千古丛林作话把。

承天今日再堤撕,一段风光无缝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祃]韵

木鱼

敲空作响人皆听,听听之时非是声。

海藏龙宫留不住,却来个里现全身。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