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纤月落(其一)

瑟瑟残规吐,泠泠小籁吹。

偶然低远碧,恰好透疏枝。

罥藻勾萝去,笼烟压露垂。

归樵与去艇,处处杜陵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风林中的月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之美。

首句“瑟瑟残规吐”,以拟声词“瑟瑟”形容风吹过林梢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夜晚微风拂过的情景;“残规吐”则巧妙地将月亮比作即将消逝的半圆,既表现了月落的过程,也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

次句“泠泠小籁吹”,“泠泠”形容水流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风吹过树叶的轻柔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小籁”则暗示了风力不大,与上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温柔而略带凉意的夜晚场景。

接下来的“偶然低远碧,恰好透疏枝”,描绘了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枝洒在地面上的景象。其中,“低远碧”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远处天空的深邃,还暗示了月光逐渐减弱的动态过程;“恰好透疏枝”则强调了月光与树枝之间恰到好处的互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罥藻勾萝去,笼烟压露垂”,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月光下的植物世界。通过“罥藻勾萝”(缠绕着水草和藤蔓)的描绘,诗人赋予了自然界一种动态美;“笼烟压露垂”则通过烟雾和露珠的细节,展现了月光下空气的湿润与朦胧感,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两句“归樵与去艇,处处杜陵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古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美景激发了人们创作的灵感。在这里,“归樵”指的是归家的樵夫,“去艇”则是离去的小船,两者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象征着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同时,引用杜甫的诗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夜晚风林中的月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风林纤月落(其二)

轮浅虚笼树,兮斜乍避鸾。

一痕光浅艳,万井气森寒。

耻作妆奁喻,聊为烟水看。

江湖多钓侣,时与校鱼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风林纤月落(其三)

碎影平侵槛,寒梢半妥轮。

装幽来隐舍,布景与词人。

只在风篁曲,长依水石邻。

东郊西浦上,不信有飞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风林纤月落(其四)

帘卷烟条重,窗分翠叠澄。

诗要林处士,图请赵吴兴。

活景通千壑,閒观倚一藤。

匡床谁对语,合有韵高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夜话春草堂限韵(其一)

刻日春杯酽,消时筠管纤。

问风传巷语,备体杂香奁。

山水堆唇角,烟云上指尖。

世缘如骰子,遇著偶然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