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罗钦顺所作,以答谢其弟弟允迪从丹阳寄来的《江行五咏》为背景,表达对弟弟久候未至的思念之情。
首句“绕门迎候几朝昏”,描绘了诗人站在门前,日复一日地等待弟弟到来的情景,直到夜幕降临,表现出诗人对弟弟的深切期盼与耐心等待。
接着,“飞盖飘然向大藩”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弟弟离开家乡,远赴外地的情景,表达了对弟弟旅途平安的祝愿。
“百里江津能自画”,诗人以江边的景色自喻,暗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如同江水般深邃,能够自我描绘出心中的画面,表达了对弟弟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五年心事共谁论”,提到五年的时间跨度,强调了诗人与弟弟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这段时间内共同经历的事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虽传谢眺新篇到,应负姜肱旧被存”,这里引用了谢眺和姜肱的故事,谢眺曾赠诗给姜肱,而姜肱则以旧被相赠,以此来比喻诗人虽然收到了弟弟的新诗,但心中仍怀念着过去的温暖与陪伴。
“东海莫教明月上,金樽分照欲伤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明月不要独自升起,而是与弟弟共享,金樽美酒也希望能与弟弟一同品尝,以此寄托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与弟弟相聚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引用典故,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