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衡山先生停云馆

缅昔玉堂仙,高情属丘壑。

梧竹罗庭除,文史秘斋阁。

欹枕待春莺,调弦惊夜鹤。

羊裙书更精,邺下才偏博。

神理寄沈冥,音容已寥落。

我来读遗文,私心竟谁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衡山先生在停云馆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其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首句“缅昔玉堂仙”,以“玉堂仙”喻指文衡山先生,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同时暗示了他曾经在高位上的辉煌。接着,“高情属丘壑”一句,点明了先生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丘壑在这里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梧竹罗庭除,文史秘斋阁”描绘了停云馆内清幽的环境,梧桐与翠竹点缀庭院,文史典籍密布于书房,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不仅体现了先生对知识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欹枕待春莺,调弦惊夜鹤”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先生闲适而富有诗意的生活。他倚靠在枕上等待春日的莺啼,弹奏琴弦时却惊动了夜间的仙鹤,这些场景既表现了先生生活的恬淡与和谐,也寓意着他心灵的纯净与高远。

“羊裙书更精,邺下才偏博”进一步赞扬了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和广博的知识。羊裙书,可能是指先生精心研读的书籍,而“邺下才偏博”则表明他在文学、历史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识。

最后,“神理寄沈冥,音容已寥落”表达了对先生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怀念。神理,指的是超越物质的精神层面;沈冥,意为深沉、深远。音容,即声音与面容,这里指先生的言谈举止。这两句暗示了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风范依然在人们心中回响,影响深远。

“我来读遗文,私心竟谁托”则是诗人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如何传承和发扬先生精神的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文衡山先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8)

冯行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

夜长苦难寐,薄帏鉴明月。

披衣立中庭,星汉灿以列。

夜分群动息,蟋蟀哀音彻。

念我同心友,夙昔展欢悦。

如何金石交,三年伤离别。

离别何足恨,履行贵无缺。

丹青信不渝,在远逾昭晰。

苍苍松与柏,各自零霜雪。

讵学女萝草,柔枝相纠结。

形式: 古风

对月

秋空净无氛,嘉月照凉宇。

欣逢此良夜,门外即遐旅。

怀旧鲜欢悰,乘光欲高举。

所思况非遥,形隔不得语。

徘徊孤影边,嗟哉乏双羽。

形式: 古风

杂言别傅陈二友

羲娥无停毂,青阳忽朱明。

柔条奋翘柯,原隰何青青。

往者日以徂,来者日以荣。

嗟余至寡劣,希圣徒有营。

迈往信不力,逾觉时序倾。

我身所以立,岂不恃友生。

奈何同心侣,中道各有程。

戚戚增纡思,薄言寄深情。

形式: 古风

古诗送王子仁

嘘物宁非风,风劲物乃戕。

驾车宁非马,马疾车以僵。

百兽伏驺虞,众禽景鸾凰。

岂无鹰隼姿,搏鸷难为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