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石室

抟壁出蚕丛,林斋有路通。

石当人面翠,枫落树头红。

惟介方宜静,因虚益不穷。

昨朝凝望处,原在白云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林石室的幽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抟壁出蚕丛”,以“抟”字生动地描绘了山壁的雄伟,仿佛是大自然的力量将山峰推向天际,而“蚕丛”则暗示着古老的传说和历史的痕迹,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林斋有路通”一句,点明了通往这幽深之地的道路,虽未详述路径,但已让人想象到探索未知世界的激动与期待。

接着,“石当人面翠,枫落树头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石壁的青翠与枫叶的火红,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和谐。石壁的“翠”与枫叶的“红”相互映衬,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寓意着生机与活力。

“惟介方宜静,因虚益不穷”两句,表达了对宁静与空灵境界的追求。这里的“介”可能指的是石头或山峰,通过“惟介”强调了静谧之境的珍贵与难得。“因虚”则可能指空间的开阔或心灵的空旷,强调了在这种环境下,心灵可以得到无限的延伸与自由。

最后,“昨朝凝望处,原在白云中”一句,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回顾昨日的凝望,发现原来所见之景竟隐于白云之间,充满了梦幻与神秘感。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林石室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宁静,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感慨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尺雪

飞泉落万山,巨石当其垠。

汇池可半亩,风过生涟沦。

白屋架池上,视听皆绝尘。

名之千尺雪,遐心企隐人。

分卷复合藏,在一三来宾。

境佳泉必佳,竹垆亦可陈。

俯清酌甘冽,忘味乃契神。

披图谓彼三,天一何疏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得槩轩

因迥为精舍,赅奇入旷观。

真花暂风落,画树久霜丹。

胜槩信称得,环山故曰盘。

一窗明日嫩,静坐不知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即事

石罅流泉潺且湲,偶然障亦可行山。

黄流自古称雄浪,堵筑遥思甚矣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半天楼

崇椒延阁迥,步步上丹梯。

月牖千奇入,霞标万象低。

吸嘘接颢气,视听合天倪。

隐隐闻笙鹤,常来此处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