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城西漫步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首句“閒游长少竞追随”,开篇即点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游状态,虽有孩童追逐嬉戏,但诗人的心境却显得超脱于喧嚣之外。接着“正是东风二月时”一句,点明了时节,东风轻拂,正是二月春暖花开之际,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满涧泉声来古寺,隔林人语认残碑”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场景。泉水潺潺,古寺钟声隐约可闻,林间传来的人语声中夹杂着对古老碑文的辨识,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
“已埋翁仲肩犹露,欲画宫墙趾尚遗”则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感。翁仲,古代陵墓前的石像生,此处指已埋于地下的石像,仅露出肩膀,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宫墙的脚迹尚存,虽未完全消失,但也透露出岁月的侵蚀。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
最后,“却忆咸阳楼上望,秦川烟树客迟迟”以回忆的方式收尾,将思绪拉回往昔,想象自己站在咸阳楼上看秦川的烟树,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