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七)

俊鹞不打篱边兔,猛虎终不食伏肉。

毛头星现北斗前,把断天关并地轴。

形式: 偈颂 押[屋]韵

翻译

敏捷的鹞鹰不会去捕猎篱笆边的兔子,
勇猛的老虎最终也不会吃掉已经死去的肉。

注释

俊鹞:形容鹞鹰非常敏捷。
篱边:指靠近篱笆的地方,可能暗示弱小或容易捕捉的目标。
兔:兔子,弱小的猎物。
猛虎:象征力量强大、无所畏惧的猛兽。
伏肉:已经死去的肉,暗示轻易到手的食物。
毛头星:可能指星辰中的某个特定标志,如北斗七星中的一颗。
北斗前:在北斗七星之前出现。
把断:掌控、控制。
天关:天空的关键位置,可能象征重要的权力或控制点。
地轴:地球自转轴,这里可能象征大地的平衡或关键支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以鹞鹰和猛虎为喻,寓言深刻。"俊鹞不打篱边兔,猛虎终不食伏肉",形象地表达了高人不轻易对付弱小或已无挑战的对象,寓意智慧者不会轻易消耗自己的力量在易于应付的事物上。"毛头星现北斗前",可能是指某种征兆或者预见未来,暗示有重大变故将至,而"把断天关并地轴"则象征着掌控全局,有扭转乾坤的力量。整体来看,这四句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世间事态的洞察和超脱态度。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六)

夜来兔子赶大虫,天明走入无何有。

月下珊瑚长数枝,万象森罗齐稽首。

拄杖子,不唧?,渠侬却善分妍丑。

李公烂醉绝倒时,元是张公吃村酒。

报诸人,急回首,切忌痴狂外边走。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五)

今夜唤明朝作来年,明朝唤今夜作去岁。

即称来年今夜合来,既号去岁明朝合去。

来年今夜不见来,去岁明朝定不去。

既不来,又不去,业识茫茫无本据。

大圆镜里绝纤尘,个中岂著闲家具。

是则是,别又别,烁迦晃破秋天月。

庞公不昧本来身,大似飞龙成跛鳖。

尔诸人,瞥不瞥,灵利汉须看时节。

五九尽处又逢春,衲僧脑后三斤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四)

三十年来弄马骑,今朝却被驴儿攧。

就地拾得丽水金,拈起却是新罗铁。

报诸人,别不别。夜来雪压云门,冻得乌龟成鳖。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二三)

这僧有头无尾,明招有尾无头。

若人道得头尾圆全句,云门与尔拄杖子。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