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千年藓著枯树,一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直愁斜日冻蜂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富有生机的冬日古梅图景。"百千年藓著枯树",诗人以百年老树为背景,强调了岁月的痕迹和古梅的沧桑,苔藓覆盖其上,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一两点春供老枝"则点出尽管寒冬料峭,但仍有春意在老梅的枝头悄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绝壁笛声那得到",此处运用了虚写的手法,以想象中的笛声反衬出环境的孤寂和偏远,更显古梅的孤独与高洁。"直愁斜日冻蜂知",诗人担忧只有寒蜂才能感知到这冬日里的一丝暖意,表达了对梅花无人欣赏的惋惜,同时也寓含了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梅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美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不详
南宋诗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
六朝旧事知多少,尽在天禧塔上层。
高处只应添泪眼,老僧语客莫来登。
半夜新春入管城,平明铜雀绿苔生。
浮澌把断东风路,诉与青州借援兵。
鲁公死后一抔荒,谁与竿头荐一觞。
妾愿得生坟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
相随不觉远,直到暮烟中。
恐嗔归得晚,今日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