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符竹》由明代诗人黄畿创作,通过对符竹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之气与神秘力量。
首句“真气通瑶岛”,以“真气”形容符竹内蕴的神圣之气,仿佛能穿越至仙境瑶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灵符降玉清”,进一步强调符竹不仅具有灵气,还能从高洁的玉清之地降临人间,增添了其非凡的神秘色彩。
“不随寒暑变,应使鬼神惊”两句,通过对比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突出符竹的恒定不变,暗示其拥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足以令鬼神为之震撼。这种超然物外的特性,使得符竹在诗中成为一种象征,寓意着某种超凡的存在或力量。
接下来,“雨濯琅玕长,风翻翡翠明”描绘了符竹在自然界的生长状态。雨露滋润下,琅玕(竹子的别称)更加茁壮成长;微风吹拂时,翠绿的竹叶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符竹的自然之美,也暗喻其生命力的旺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谁云虫所篆,叶叶是天成”表达了对符竹自然生长之美的赞叹。诗句指出,人们往往认为竹叶上的纹理是由虫子所刻划,但实际上,每一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展现出天地间最纯粹的造化之美。这一句既是对符竹自然之美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神奇创造力的颂扬。
综上所述,《符竹》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符竹描绘为一种蕴含神秘力量、超凡脱俗的存在,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