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螺川有感

天涯孤客重来日,泪下螺川不可挥。

义气百年龙剑去,凄凉十载马封颓。

文留琬琰馀能几,爱在桐乡记者谁。

强向风前支病骨,更堪伤感并年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过螺川有感》是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首句“天涯孤客重来日”,开篇即点出诗人作为天涯孤客的身份,以及再次回到某地的孤独与感慨。接着,“泪下螺川不可挥”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故地时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泪水如泉涌般无法控制。

“义气百年龙剑去”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义气”比作“龙剑”,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忠诚、勇敢、正义精神的怀念与失落。而“凄凉十载马封颓”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马鞍因长时间未使用而显得破败不堪,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

“文留琬琰馀能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或成就的反思,感叹能够流传下来的不多,流露出一种对个人价值和历史记忆的忧虑。紧接着,“爱在桐乡记者谁”一句,则将话题转向了对故乡、对桐乡的深情回忆,询问着能够记录这份情感的人是谁,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情感的寄托。

最后,“强向风前支病骨,更堪伤感并年衰”两句,描绘了诗人身体虚弱、年岁已高的形象,在风中勉强站立,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败的哀伤。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状态,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岁月不待人的深刻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历史、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董扩庵沈雷门携酒酌徐觉齐之洗心亭

都怜簪合欲言分,耐暑过从共细论。

天为池亭开世界,雨随谈笑列罍樽。

绕栏葭菼菲菲舞,薄暮云霞故故繁。

何物是心还用洗,只今相视已忘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玉笥山人聂道亨自滁渡江遗予丹药予形骸元不系念感其意勉服赋此以志倾盖之义

仙子飘飘何处来,金丹满把彩霞开。

病躯何补人间世,玄牝徒劳柱下才。

天上碧桃君有种,杯中绿酒我无猜。

了知四大都归幻,为汝狂歌啸凤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豫章朱山李敬父早得悟于明德夫子之门今六十馀矣出游金陵却还旧隐阳羡芙蓉山山为庞公参禅处云

圣代山林有此儒,不由文字契诗书。

早参龙象向谁并,晚入芙蓉独自居。

慧眼双开金不着,刚肠一付铁难如。

他年肯比庞居士,祇有榛阴八里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明神宗万历丁酉孟秋思林丁老师次公子慎思兄求子所作墓碑还武林赋赠

令威仙去几何年,弟子无知为表阡。

道在清时收合浦,碑同明月载江船。

一帆西上风烟阔,千里人归史笔传。

怅望桃冈不可见,送君唯有泪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