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之仪的作品,名为《浣溪沙·其二》,为其友人杨姝所作。全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宴乐逍遥的境界。
“玉室金堂不动尘。”开篇即以豪华的宫殿形象,传达出一种脱离世俗、清净无染的意境。玉室金堂,不仅是物质上的富丽,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表示诗人置身于此,有如隔绝尘世之感。
“林梢绿遍已无春。”随后,诗人笔触轻移至自然景致,林梢间绿意盎然,但却不见春色的明显。这里的“已无春”并非悲观,而是表现出一种超越季节变化的淡定,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转对诗人的心境影响不大。
“清和佳思一番新。”接着,诗人表达了一种清新的感受与思考,这里的“一番新”意味着每一次内心的体验都是崭新的,不受外界干扰。
“道骨仙风云外侣,烟鬟雾鬓月边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中的“道骨仙风”指的是超脱凡尘、与道合一的高洁气质,而“云外侣”则表明诗人心灵的飞翔,已达到了云层之上,与天地为伍。后半句中的“烟鬟雾鬓月边人”,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如同在朦胧的云雾中与明亮的月光相伴,充满了仙风道骨之意。
最后,“何妨沈醉到黄昏。”诗人的心境达到了极致,他不介意沉浸于这份美好的感受直至夜幕降临。这种“沈醉”并非酒精所致,而是精神的满足与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