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竹枝辞(其二)

芜湖山露小于船,池口铜陵山接连。

那得青山江岸尽,止应西上到青天。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沿岸壮丽的自然景观,充满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与山峦的交融,以及对无限空间的想象。

首句“芜湖山露小于船”,以芜湖的山峰与船只作对比,强调了山的高耸与船的小巧,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又不失细腻的画面感。山间的露珠仿佛比船只还要小,进一步突出了山的雄伟和自然界的细微之美。

接着,“池口铜陵山接连”一句,将视线从芜湖转向更远的地方,通过“池口”与“铜陵”的连接,展现出山脉绵延不绝的景象。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连续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那得青山江岸尽,止应西上到青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无限遐想。面对连绵的青山和浩瀚的江水,诗人不禁思考:这无尽的山脉是否真的能够抵达天地的尽头?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为“止应西上到青天”,意味着即使是最高的山峰,也只能向上延伸至天空,无法触及宇宙的边际。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无限空间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联想等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深意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江上竹枝辞(其三)

年年八月旺潮期,送潮送到小姑祠。

惟有满天风共雨,小姑祠上送郎时。

形式: 词牌: 竹枝

江上竹枝辞(其四)

东风送客上江船,西风催客下江船。

天公若肯如侬愿,便作西风吹一年。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古意

青柳高楼白马驹,五陵春醉酒家胡。

君家新市长安少,臣里佳人楚国无。

在下愿为莞蒻席,与郎侬作博山炉。

东风门外蘼芜晚,更折瑶华向路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效西昆体四首(其一)咸阳

蕲年宫外八川流,辇道环通遍雍州。

万里鼋鼍横碧海,六王钟鼓在朱楼。

地中阙表终南胏,天上城开太华旒。

独令上林辞赋客,曲江萧瑟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