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笋

不待雷声惊蛰过。乌键折土遍山阿。

青青未挺参差节,一捻春纤似琢磨。

穿石罅,渡泥窠。鸡腔燕尾美如何。

只须玉版频参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笋》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通过对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不待雷声惊蛰过”,以自然界的惊蛰时节为背景,暗示笋在春雷未响之前就已开始生长,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接着“乌键折土遍山阿”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笋破土而出的动态过程,仿佛乌键(可能指黑色的工具)在山间各处挖掘,将笋的生长过程具象化。

“青青未挺参差节,一捻春纤似琢磨”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笋的形态特征。青绿色的笋尖尚未完全挺拔,参差不齐的节段如同少女细嫩的手指,经过精心雕琢一般,形象地表现了笋的清新与生机。这里不仅赞美了笋的外在美,也隐喻了生命的成长与变化。

“穿石罅,渡泥窠。鸡腔燕尾美如何”几句,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笋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它能够穿透坚硬的岩石缝隙,跨越泥泞的地面,其生命力之强令人赞叹。同时,将笋的生长姿态比作鸡腔燕尾,既形象又富有韵律感,突出了笋的独特美感。

最后,“只须玉版频参透,便抵胸中成竹多”两句,借用了“胸有成竹”的典故,表达了对笋深入研究、理解其生长规律的渴望。这里的“玉版”象征着知识与智慧,意味着只要不断探索与学习,就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笋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探索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97)

刘琬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题织山水图画幅

数尺丹青,似练平铺,丝丝绕洄。

宛天孙机上,琼梭才辍,鲛人海底,绡帕新裁。

树碧如荠,峰青如黛,漫拟南唐粉本猜。

微茫里,云霞几缕,远隐楼台。曾凭玉尺量来。

取中掞、光华经纬才。

捲湘波千顷,罗纹叠◆,吴淞一片,并剪分开。

未籍毫端,罢翻图谱,刻画苏家文锦回。

移情处,听成连音渺,极目徘徊。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灰]韵

沁园春.送春

九十韶光,如驶匆匆,芳菲乱飘。

捲榆钱满地,闷怀同积,杨花扑帐,倦眼无聊。

飞燕呢喃,流莺絮聒,各抱离魂一样销。

休携酒,残红庭院,只合寥寥。东皇乍返云桡。

叹望里、分明南浦遥。

忆兰亭聚咏,幽情暗助,平台试茗,清兴相邀。

归路无涯,行踪何著,怕听歌声连臂招。

来年会、约探梅曲坞,问柳长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萧]韵

三台令.晓起观盆荷作

风定。风定。不动芰荷几柄。承来仙露珠明。

泻上衣襟绝清。清绝。清绝。小学鹭鸶独立。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三台令

无语。无语。心在谢家诗里。绿云摇漾清流。

中有湖天景幽。幽景。幽景。转忆闹红一艇。

形式: 词牌: 古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