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八首(其七)

水落天空溽气收,微茫烟渚隔沙邱。

寒催砧杵千家月,霜到关河几树秋。

声断塞云闻雁过,光侵池草见萤流。

感时王粲心徒切,独倚荆南万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边景象,充满了凄清与思乡之情。首联“水落天空溽气收,微茫烟渚隔沙邱”以“水落”、“溽气收”、“烟渚”、“沙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水退去、空气清新、烟雾朦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颔联“寒催砧杵千家月,霜到关河几树秋”进一步深化了季节的变换,通过“寒”、“砧杵”(捣衣声)和“霜”、“关河”(边疆)等元素,不仅表现了深秋的寒冷与萧瑟,也暗示了边关的遥远与战争的残酷,以及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颈联“声断塞云闻雁过,光侵池草见萤流”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生物,通过“雁过”和“萤流”这两个动态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夜晚,大雁南飞,萤火虫在池塘边闪烁的情景,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又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尾联“感时王粲心徒切,独倚荆南万里楼”引用了三国时期诗人王粲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变迁、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深忧虑与孤独感。诗人独自站在远离家乡的荆南高楼上,心中满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却只能徒然地感慨,无法找到解决之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昔八首(其八)

云萝露草径西东,尘世幽缘不易逢。

招隐尚怜丛桂在,问奇谁负酒杯空。

青山日暮云随杖,碧海秋清月满篷。

一自烟霞拌懒散,弋人宁复慕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新秋感怀

酒罢高歌清夜阑,年来犹自滞长安。

片云将雨消残暑,断雁迎风动早寒。

乡国渺茫劳梦远,江湖飘泊识交难。

欲归未定缘何事,短铗无心向客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陆郎中归隐林屋

石林幽胜远人群,清隐于今独有君。

暑去未消岩下雪,风来犹带涧边云。

半窗月色留僧话,一径松阴共鹤分。

遥想北山著书处,他年应不愧移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西苑即事

沉沉昼漏不闻喧,缓步听莺出禁垣。

风送飞花来上苑,烟含细草绕长门。

日边凤阙攒云气,柳外龙池积雨痕。

满路金貂宾从过,共传许史近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