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家父子亲分付,不比黄梅万里来。
不解当年明上座,岭头言下却空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叔父惠钵三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描绘叔父赠送法器(钵)的情景,表达了对叔父智慧与佛法理解的敬佩以及对自己未能深刻领悟佛法的自省。
"当家父子亲分付",这里的“当家父子”可能指的是叔父在家族中的地位,他亲自交付法器,显示出对后辈的关爱和期望。"不比黄梅万里来",黄梅指黄梅时节,这里暗指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慧能的故事,暗示叔父的赠物并非寻常之物,而是含有深意的佛法传承。
"不解当年明上座",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未能完全理解叔父的智慧和佛法的高深,"明上座"是对高僧的尊称,此处指叔父。"岭头言下却空回",“岭头”可能象征佛法的高峰,“言下”即言语之间,叔父的教诲虽然简洁,但诗人觉得自己并未真正领会,只能空自回味,流露出一种遗憾和自省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小事为切入点,寓含了对佛法的感悟和个人修行的反思,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江公孤愤不宜秋,吟作秋虫到白头。
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
疏花得雨数枝黄,白发缘愁百尺长。
要与老生同一醉,故留秋意作重阳。
风雨东篱冷落看,清溪水落玉峰寒。
酒家不办当垆费,乞与先生种杏坛。
朝流骇汗蒸双猊,风卷屯云散万蹄。
任使轻衫污娇色,可令纤手洗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