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鹊喜/谒金门.吴山观涛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翻译

天光水色一片澄碧,染成一江清秋的景色,江潮涌来就像是神龟驮负的雪山,又像是蛰伏的巨龙从梦中惊起,疾风掀起海水像竖起的墙壁。
远处几点青山像美人头上的鬟髻,弥漫着雾气青翠欲滴。一抹红霞如同刚织就的绡纱,带着汹涌的潮水迸溅的湿意。天边白鸟分明帆樯直立,入夜后隔江传来悠扬的笛声。

注释

蛰:潜伏。
快:有痛快爽快意。
红湿:晚霞红如彩绡,疑为织女机柕所成。
白鸟:白色羽毛的鸟。
这里当是水鸟,鸥鹭之类。
“明边”,指天边帆影与红霞白鸟相映而言。

鉴赏

这首宋词《闻鹊喜·谒金门·吴山观涛》是周密的作品,描绘了秋天江面的壮丽景色。"天水碧"开篇,以生动的色彩形容天空和水面的清澈,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秋意染成了一片宁静的碧蓝。"鳌戴雪山龙起蛰"一句,运用神话意象,将江面比喻为巨鳌背负着雪山,而江浪如龙从冬眠中苏醒,形象地展现了江涛的磅礴气势。

"快风吹海立"进一步描绘风的力量,疾风吹过江面,形成壮观的浪涛,犹如海浪直立。接下来的"数点烟鬟青滴",以女子发髻来形容远处山峰在烟雾中的朦胧美,"一杼霞绡红湿"则借喻晚霞如丝织的轻纱,被江水打湿,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两句"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画面转向宁静,白鸟翱翔,帆影清晰可见,夜晚的笛声从对岸传来,增添了寂寥与悠远的意境,给整首词画上了一抹淡淡的乡愁或思乡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山观涛的壮美景致,情感丰富,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倚风娇近.填霞翁谱赋大花

云叶千重,麝尘轻染金缕。弄娇风软、霞绡舞。

花国选倾城,暖玉倚银屏,绰约娉婷,浅素宫黄争妩。

生怕春知,金屋藏娇深处。蜂蝶寻芳无据。

醉眼迷花映红雾。修花谱。翠毫夜湿天香露。

形式:

宴清都.登霅川图有赋

老去闲情懒。东风外、菲菲花絮零乱。

轻鸥涨绿,啼鹃暗碧,一春过半。

寻芳已是来迟,怕迤逦、华年暗换。

应怅恨、白雪歌空,秋霜鬓冷谁管。

凭阑自笑清狂,事随花谢,愁与春远。

持杯顾曲,登楼赋笔,杜郎才减。

前欢已隔残照,但耿耿、临高望眼。

溯流红、一棹归时,半蟾弄晚。

形式: 词牌: 宴清都

恋绣衾.赋蝶

粉黄衣薄沾麝尘。作南华、春梦乍醒。

活计一生花里,恨晓房、香露正深。

芳蹊有恨时时见,趁游丝、高下弄晴。

生怕被春归了,赶飞红、穿度柳阴。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桂枝香.云洞赋桂

岩霏逗绿。又凉入小山,千树幽馥。

仙影悬霜粲夜,楚宫六六。

明霞洞窅珊瑚冷,对清商、吟思堪掬。

麝痕微沁,蜂黄浅约,数枝秋足。别有雕阑翠屋。

任满帽珠尘,拼醉香玉。瘦倚西风,谁见露侵肌粟。

好秋能几花前笑,绕凉云、重唤银烛。

宝瓶空晓,珍丛怨月,梦回金谷。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