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竹下独酌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翛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清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昏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形式: 古风

翻译

新竹日益茂密,竹叶日益繁多。
参差交错在四面窗外,大小竹子都像美玉般晶莹。
酷暑正炽热,仿佛要焚烧山林的边界。
这位高洁的人,却无法置身于这炎炎烈日之中。
清风如同善解人意的朋友,也使我心生愉悦。
傍晚时分,竹梢打开,映入一弯新月。
绿色的竹影摇曳,月光如碎玉般斑驳。
我举起大酒壶,想要与清风明月共饮。
然而清风不留我,月亮也沉默不语。
独自饮酒直至沉醉,梦中感觉天地宽广而清凉。

注释

新竹:新生的竹子。
日以密:一天比一天密集。
琅玕:美玉般的竹子。
隆暑:酷暑。
樊:边界或围栏。
翛然:超然、自由自在。
清风如可人:清风如同善解人意的人。
竹杪:竹梢。
碎玉:形容月光斑驳。
大榼:大酒壶。

鉴赏

这首宋诗《大暑竹下独酌》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夏日竹林的景象和诗人独自饮酒的情境。诗的前四句写新竹生长繁茂,参差错落,如同琅玕般美丽,暗示了竹子的生机盎然。接着,诗人通过“隆暑”、“焚山樊”等词,形象地描绘了酷暑的热烈,而竹子的君子品格则显得超然物外。

“清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喜爱,它仿佛能理解人的心意,让人心情舒畅。傍晚时分,诗人看到竹梢间漏入的一弯月光,光影斑驳,增添了诗意。他举起酒杯,想要与清风明月共饮,然而“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它们似乎并不停留,只有诗人独自沉醉。

最后两句“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道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惬意,尽管无人相伴,但在醉梦中却感受到清凉与宽广的天地,流露出诗人豁达的心境。整首诗借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小饮木樨花下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万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那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酪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栖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斋霜寒

山斋仅容身,寒到不嫌窄。

小窗压茅檐,虚静自生白。

寂寥贤圣心,颠倒文书册。

限以一帘垂,中外尘事隔。

时于高树杪,野鸟翻冻翮。

南方得此冬,天用享孤客。

祗恐明朝晴,复作三春色。

长桥枫叶落,终有吴江忆。

形式: 古风

广中菩提树取其叶用水浸之叶肉尽溃而脉理独存绡縠不足为其轻也土人能如莲花累之号菩提灯见而戏为此绝

初疑云母光相射,又似秋蝉翼乍枯。

智慧有灯千佛供,菩提叶巧一灯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叶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口然后槟榔继进所吐津到地如血唇齿颊舌皆红初见甚骇而土人自若无贵贱老幼男女行坐咀嚼谓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于风俗珍贵凡姻亲之结好宾客之款集包苴之请托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余始至或劝食之槟榔未入口而灰汁藤浆隘其咽嗽濯踰时未能清赋此长韵

海风飘摇树如幢,风吹树颠结槟榔。

贾人相衔浮巨舶,动以百斛输官场。

官场出之不留积,布散仅足资南方。

闻其入药破痃癖,铢两自可攻腹肠。

如何费耗比菽粟,大家富室争收藏。

邦人低颜为予说,浓岚毒雾将谁当。

蒌藤生叶大于钱,蚬壳火化灰如霜。

鸡心小切紫花碎,灰叶佐助消百殃。

宾朋相逢未唤酒,煎点亦笑茶瓯黄。

摩挲蒳孙更兼取,此味我知君未尝。

吾邦合姓问名者,不许羔雁先登堂。

盘奁封题裹文绣,个数惟用多为光。

闻公嚼蜡尚称好,随我啖此当更良。

支颐细听邦人说,风俗今知果差别。

为饥一饭众肯置,食蓼忘辛定谁辍。

语言混杂常嗫嚅,怀袖携持类饕餮。

唇无贵贱如激丹,人不诅盟皆歃血。

初疑被窘遭折齿,又怪病阳狂嚼舌。

岂能鼎畔窃朱砂,恐或遇仙餐绛雪。

又疑李贺呕心出,咳唾皆红腥未歇。

自求口实象为颐,颐中有物名噬嗑。

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

酸咸甘苦各有脏,偏受辛毒何其拙。

那知玉液贵如酥,况是华池要清洁。

我尝效尤进薄少,土灰在喉津已噎。

一身生死托造化,琐琐谁能污牙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