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中怀古

花傍高楼日傍杨,帝家居处本无方。

一州亦属君臣地,大统宁分父母乡。

黑夜吼龙蛇草湿,碧天低雁马台荒。

今朝沛里浮云外,古驿鸟歌归路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沛中怀古》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帝王居所的深思与怀旧之情。

首句“花傍高楼日傍杨”,以花与楼、日与杨的自然景象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暗示着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接着,“帝家居处本无方”一句,点明主题,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历史深处,思考帝王的居所与权力的不确定性。

“一州亦属君臣地,大统宁分父母乡”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君臣之地与父母之邦,表达了对权力与亲情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个体命运的感慨。

“黑夜吼龙蛇草湿,碧天低雁马台荒”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画面,黑夜中的龙蛇象征着历史的波折与动荡,湿漉漉的草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碧空中低飞的大雁和荒废的马台,则是历史遗迹的象征,它们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替,也预示着未来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今朝沛里浮云外,古驿鸟歌归路长”两句,将思绪拉回到现实,通过“沛里”这一地名,联想到历史上的沛县,这里曾是汉高祖刘邦起兵之地。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遥想,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道路漫长而未知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怀古佳作。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岘山怀古

断桥斜日出云津,访古登临感慨频。

鹦鹉不吟梁浦月,铜鞮空唱岘山春。

雍台树色西连楚,樊口桃花北向秦。

下马便寻羊叔子,看碑几度欲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宗兄醴侯

脉脉春云愁,有女讴齐瑟。

鼓瑟亦何为,收袂返终日。

山中有仙人,披发长过膝。

月光弹素琴,一曲幽且逸。

一弹弹再弹,齐女和歌出。

水升山可沉,琴瑟工难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穷鸟

穷鸟与飞鸟,所止同一树。

南枝朝树风,北枝暮树雨。

飞鸟大海翔,为君起烟雾。

穷鸟意彷徨,一举一回顾。

穷鸟一匹雏,行不远百步。

孰如飞鸟良,瞬息万里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罗浮五色雀歌

罗浮五色雀,仙人骑白羊。

丹雀随翱翔,群雀鸣锵锵。

丹雀问黄雀,问君游何乡。

道路艰且长,十里山重重,五里水泱泱。

帝位临明堂,富贵谁相忘。

下有大羽臣,衣绿不可当。

朝见两翼合,暮见两翼张。

三九不服食,四九服饧糖。

五里见丹雀,十里衔相将。

一见羽毛好,再见羽毛良。

同是仙人禽,养育何生光。

东山有鸟白,汝可揖相望。

食叶长志气,食花长肾肠。

大雀乐妻孥,小者哀其旁。

问雀哀何为,道路艰且长。

十里山重重,五里水泱泱。

独与黑雀别,仙人返东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