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虞臣邑侯《公余课子图》

养民如养儿,斯言有至理。

公以爱民心,托喻于爱子。

蔼然慈惠师,训俗本诗礼。

蒙养遂群生,育秀烝髦士。

生意满阶前,清芬被遐迩。

试听弦歌声,春风煦毛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题为《题彭虞臣邑侯<公余课子图>》,通过描绘一幅“公余课子”的场景,展现了官员在公务之余,依然不忘教育子女的情景。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治理百姓比作养育儿女,表达了对官员以爱心对待民众的赞颂。

首句“养民如养儿”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官员治理百姓时应怀有如同养育子女般的深情与责任。接着,“斯言有至理”则肯定了这种观点的深刻道理。以下几句通过“公以爱民心,托喻于爱子”,进一步阐述了官员如何将对民众的爱护之情寄托于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体现了官员的高尚品德和责任感。

“蔼然慈惠师,训俗本诗礼”描绘了一位慈祥的官员,如同一位慈爱的老师,以诗书礼乐作为教化之本,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蒙养遂群生,育秀烝髦士”,诗人赞美了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惠及了普通百姓,也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人才。

最后,“生意满阶前,清芬被遐迩”形容了这种教育成果的广泛影响,使得生机勃勃的景象遍布四周,清新的香气传遍远近之处。而“试听弦歌声,春风煦毛里”则以音乐和春风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教育的温暖与美好,如同春风拂过,让人心情愉悦,精神焕发。

整首诗通过对“公余课子”这一场景的描绘,既赞美了官员的高尚品德,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和谐与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黄深坞诗册

磨盾锋犹锐,从戎笔肯投。

好音今在泮,豪气尚凌秋。

风雅尊坛坫,家声继冶裘。

文章堪报国,何事羡封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一)

乡校新开事讲经,山中弦诵得同听。

幸逢耆旧殷酬答,每仰先贤慕典型。

四座文章增润色,三年草木动芳馨。

喜君风雅谈心洽,重展吟笺眼倍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二)

性情诗本自儒林,学养尤征酝酿深。

意气渐平经阅历,豪怀未减见登临。

渊源早喻冰生水,投契真如芥引针。

好与和声倡后起,一峰高处寄遥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饮酒

酒淡不适口,酒酽易成醉。

年衰力弗胜,愁来又尝试。

偶然爵无算,头眩目昏聩。

惩此屏壶觞,夜长渴不睡。

因之程日课,有举仍勿废。

朝餐三五酌,摊饭聊适意。

夕饮或益之,微醺恬梦寐。

山深客不来,花时户常闭。

清醒宁吾神,淡泊永其味。

即此了余年,不知老将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