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细柳营

柳弱阵则坚,军容见诸此。

转令弱者坚,将略因可视。

孙武鼓妇人,水火咸可使。

淮阴将多多,还能驱背水。

治军亦何常,一风拂柳耳。

俄作步伐观,所向必齐止。

俄作临敌思,所前必披靡。

令寂闻行声,进退随麾指。

宛彼大块吹,枯荣肃以起。

云雷动其驰,一气奔远迩。

所重心力同,不但军礼始。

军礼传于今,谁非介胄拟。

权贵慑其心,何必誇天子。

风鹤预闻声,全壁安足恃。

卓哉坚卧人,当年别有以。

试观棘灞中,纷纷儿戏是。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过细柳营》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通过描绘军队的纪律与将领的谋略,展现了古代军事训练的严谨与高效。

首句“柳弱阵则坚”以柳树的柔弱比喻军队在将领指挥下变得坚强,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纪律的重要性。接着,“军容见诸此”强调了军容整齐是军队战斗力的体现,进一步说明了纪律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转令弱者坚,将略因可视”两句,通过对比弱者如何在将领的策略下变得坚强,强调了将领智慧和策略的作用。孙武和淮阴侯的故事被引用,进一步说明了将领在军队中的关键作用。

“治军亦何常,一风拂柳耳”指出军队的治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如同风吹柳树般灵活多变。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军队训练的不同场景,无论是日常的行进还是临战的准备,都展现出军队的统一与高效。

“令寂闻行声,进退随麾指”强调了命令的执行和指挥的重要性,军队的行动听从指挥,有序而迅速。最后,“宛彼大块吹,枯荣肃以起。云雷动其驰,一气奔远迩”以自然界的风、云、雷、雨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军队训练的动态之美,以及其影响的广泛性。

“所重心力同,不但军礼始。军礼传于今,谁非介胄拟。权贵慑其心,何必誇天子。风鹤预闻声,全壁安足恃。卓哉坚卧人,当年别有以。试观棘灞中,纷纷儿戏是。”这几句总结了军队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军事技能的提升,更在于培养士兵的意志和纪律。它提醒人们,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坚定和团队的协作,而非外在的权力或荣誉。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军事训练的尊重和对现代军队建设的思考。

整体而言,《过细柳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军事训练的精髓,以及对纪律、策略和团队精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滁州道中吊古.甲戌使荆藩之作

客路如寻幽,晓夕苍山下。

出没原岫间,景物时堪写。

纵瞩遂忘疲,阴容忽中洒。

历历眼前峰,奔青下绿野。

俯视但淼茫,墟里孤烟寡。

日暮禽鸟喧,归飞乱揪槚。

临风怀昔贤,羁情易因惹。

当日旧亭台,孰为主宾假。

冈陵有变迁,况于览胜者。

浮沉千古事,客泪难多泻。

自顾远游身,悠悠驱我马。

祇忆醉翁言,环滁皆山也。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满拟既望至楚蕲日为南薰所苦因呼月临江望云语山皆不我顾也对影歌谣凄然述之

去帆争疾鸟,来缆似疲驽。

飘风何谑浪,日与滞舟俱。

明月自东来,诉风向月呼。

月骄不语客,停照拂江隅。

江流赴海急,翻挟南薰趋。

回首玄峰北,长叫促云驱。

云倦不风敌,中发尚踌躇。

独献青山色,偃蹇绘幽图。

云山既无素,江月复非徒。

持此百羁身,一苇自揶揄。

痴来欲问影,愁倦不知吾。

每向清宵半,人静我依舻。

吴峰空目断,楚水入看无。

不畏归途阻,但惜时光徂。

秋声乍夜出,近远落悲梧。

望望伤魂处,历乱汉川菰。

形式: 古风

舟暮对秋山有感

清溪含素秋,荡漾令人愁。

如何碧山色,萧条对此流。

霜叶飞斜照,疏烟萦晚洲。

坐对兰馨远,兼叹桂枝樛。

沿芳空有怨,攀援未能留。

伤心榛棘满,丛薄共回揫。

虽分苍与翠,莽没非所求。

日暮不自聊,蟪蛄鸣啾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春雨如膏乃过多反不见其可喜竟日闭户相守不敢憎也而诗以商之

青阳开动初,膏雨发荣继。

光含品象熙,润及根荄细。

晨夕满盈馀,濊泽翻疑滞。

沉烟挟戾阴,春软遂莫制。

过泄滋物心,未知息时计。

易竞草木情,节令同摇曳。

淫溢东风颜,汩没随人世。

舞鸟轻落花,残芳积幽砌。

清溪泻碧苔,奔潮无静势。

独有闭关人,守足怯涂泥。

览察冥所思,闻见纷相逝。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