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衡门寂寂有儒风,相对高人笑语同。
何必隔篱沽取醉,新诗初就竹炉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衡门”、“儒风”、“高人”等词汇,营造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氛围。诗人以“寂寂”形容环境的清幽,与“高人”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物的超凡脱俗。通过“笑语同”这一细节,展现了人物间的和谐与默契,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何必隔篱沽取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追求,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愉悦。“新诗初就竹炉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创作新诗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精神追求,也与温暖的竹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情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与满足,是对传统儒家文化中“内圣外王”思想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不详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棐几清疏无俗物,图书杂沓有仙言。
晚来静倚南轩下,始识山林道味尊。
悠然结屋对南山,好鸟忘机自往还。
昨夜天风吹月下,黄金散布一林班。
笼烟杨柳娇无力,著雨桃花冶有姿。
人在画楼春睡起,不知溪上有新诗。
王孙久别同朝侣,为写晴云百叠峰。
挂起碧窗凝望处,画中今喜故人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