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槁木形骸百念灰”以槁木喻人,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空寂与淡然,仿佛所有的欲望和念头都已消散,只剩下一片枯寂。接着,“溪猿野鹤若相猜”一句,通过溪边的猿猴和天空中的孤鹤,营造出一种孤独而超脱的氛围,似乎连自然界的生灵都对这位隐士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暗示着他的独特与不同寻常。
“闲门独掩青松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独自一人,将门紧闭,任由外面的雨水淋在青松上,既表现出他与外界的隔绝,也象征着他内心的平静与坚韧。最后一句“笑口逢人亦懒开”,则揭示了诗人对待外界的态度——即使遇到人,也懒得开口,这既是对人世的疏离,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坚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