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

雨洗桃花,风飘柳絮,日日飞满雕檐。

懊恼一春幽恨,尽属眉尖。

愁闻双飞新燕语,更堪孤枕宿酲忺。

云鬟乱,独步画堂,轻风暗触珠帘。多厌。

晴昼永,琼户悄,香销金兽慵添。

自与萧娘别后,事事俱嫌。

短歌新曲无心理,凤箫龙管不曾拈。

空惆怅,长是每年三月,病酒恹恹。

形式: 词牌: 昼锦堂

翻译

雨洗净了桃花,风飘散着柳絮,每天都飞满了雕花屋檐。
一整个春天的幽怨,全写在眉头。
愁苦中听到双燕的新语,更难以忍受孤枕独眠的酒醒。
云鬓散乱,独自在画堂漫步,微风轻轻触动珠帘,令人厌倦。
晴朗的日子漫长,寂静的闺房,香炉里的香烟已消,懒得添加。
自从与萧娘分别后,每件事都让我感到厌烦。
没有心情去欣赏新曲,凤箫龙管也未曾拿起。
只有空自惆怅,每年三月总是如此,因病酒而身心疲惫。

注释

雕檐:雕刻装饰的屋檐。
懊恼:烦恼,不快。
幽恨:深藏心底的忧愁或遗憾。
眉尖:眉头,代指忧愁的表情。
愁闻:听见而感到愁苦。
孤枕:独睡的枕头,形容孤独。
慵添:懒于添加,形容心不在焉。
萧娘:古代对女子的美称,此处可能指某位女子。
病酒:因饮酒过量而身体不适。

鉴赏

这首词作充满了对春天的哀愁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幽独情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惆怅。

"雨洗桃花,风飘柳絮,日日飞满雕檐"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景象。雨后的桃花更显娇艳,风中的柳絮轻柔飘逸,而日积月累的尘埃覆盖了精致的窗棂,透露出一种被世俗蒙蔽的感觉。

"懊恼一春幽恨,尽属眉尖"则将春天的情感寄托于眉间,每一个眼神流露的都是对春日无尽的思索和惆怅。这里的“懊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郁结与不平。

接下来的"愁闻双飞新燕语,更堪孤枕宿酲忺",通过听到燕子交织的情话,以及独自一人在酒醒后的凄凉境况中,诗人的情感更加低沉。这里的“更堪”表达了心理上的不堪承受。

"云鬟乱,独步画堂,轻风暗触珠帘"一句,则描绘出一个空旷幽静的画面。诗人在云雾缭绕中独自漫步于画堂之中,那轻拂过珠帘的微风,都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

"多厌。晴昼永,琼户悄,香销金兽慵添"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感到厌倦。在长久的晴朗午后,那些精致的门扉(琼户)都显得那么安静无声,而那些曾经带来欢愉的香气与金兽饰品,如今却只剩下了慵懒的感觉。

"自与萧娘别后,事事俱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自从与所爱之人分离后,对世间的一切都感到不满和厌倦。这里的“萧娘”通常指代女子或情人,而“事事俱嫌”则是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失望的极致表达。

"短歌新曲无心理,凤箫龙管不曾拈"一句,则描绘出诗人已经丧失了创作音乐和词赋的兴趣。那些短小精悍的歌谣(短歌)以及新的旋律(新曲),都无法触动他的内心;而那些象征着高雅乐器的凤箫龙管,也都不再被他轻易拈弄。

最后的"空惆怅,长是每年三月,病酒恹恹"则是一种无尽的忧伤。在每年的三月,这个本应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却让诗人感到一种空泛的惆怅。而“病酒”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灵深处,似乎总有一股无法根除的忧郁,如同疾病一般。

整首词作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悲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尽怀念。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登湖心亭

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烟和月复空冥。

芙蓉曲断金波冷,杨柳姿深天外青。

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柳初新

千林凋谢严凝日。青帝许、梅花拆。

孤根回暖,前村雪里,昨夜一枝凝白。

天匠与、雕琼镂玉,淡然非、人间标格。

别有神仙第宅。绣帘垂、碧纱窗隔。

月明风送,清香苒苒,著摸美人词客。

向晓来、芳苞乍摘。对菱花、倍添姿色。

形式: 词牌: 柳初新

柳梢青.贺生第三女。全用三女事

家近闽南。三姑姊妹,秀揖仙岩。

须女精神,玉卮标格,谪下尘凡。

他时佳婿成双,红丝应牵第三。

倚看樽前,团栾六子,三女三男。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

有个人人。海棠标韵,飞燕轻盈。

酒晕潮红,羞娥凝绿,一笑生春。为伊无限伤心。

更说甚、巫山楚云。斗帐香消,纱窗月冷,著意温存。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