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五十四)

有佛无佛不得住,三千里外无凭据。

赵州赢得口皮光,却是者僧知落处。

形式: 偈颂 押[御]韵

翻译

不论有没有佛的存在,都无法在这里停留
即使远在三千里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证据

注释

有佛无佛:不论是否有佛。
不得住:无法停留。
三千里外:遥远的地方。
无凭据:没有证据或依据。
赵州:指赵州和尚(唐代禅宗大师赵州从谂),以其机锋著名。
赢得:获得。
口皮光:口才好,能言善辩。
者僧:那位僧人,指赵州和尚。
知落处:知道事情的真相或结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五十四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对于佛法理解的独特见解。首句“有佛无佛不得住”暗示了佛教中关于“无我”的观念,强调修行者不应执着于是否有佛的存在,而应专注于内在的觉悟。次句“三千里外无凭据”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体验超越世俗的认同和证明。

“赵州赢得口皮光”指的是唐代禅师赵州从谂的故事,他以机锋著名,此处用来比喻智愚禅师认为真正的领悟不在于言辞的炫耀,而是内心的清净。“却是者僧知落处”则指出,只有真正明白佛法真谛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这正是禅修的最高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追求,强调内在体验和悟性的关键作用,而非外在的证明或形式。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首(其五十三)

始见春花归阆苑,又逢秋叶堕宫墙。

思量世事如翻掌,谁得长生不死方。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一百首(其五十二)

药贴明明说得亲,不知里面伪和真。

谆谆教诫痴儿女,莫把方书误后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一百首(其五十一)

烈焰澜翻为说时,百千诸佛尽攒眉。

梵音深远难明辨,只许韶阳雪老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一百首(其五十)

风冷蒹葭雨作秋,倚门无意谒诸侯。

明年再决龙蛇阵,塞北安南一道收。

形式: 偈颂 押[尤]韵